第52章 火器配置的重要性(第2页)
在康熙帝平定吴三桂、收复台湾,甚至平定准噶尔叛乱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但到了乾隆和嘉庆时期,由于乾隆自诩天朝上国,看不起洋人改进的燧石击发的新式火枪,仍旧使用着己经被世界各国淘汰的火绳枪。.如!雯′惘` !耕!鑫-醉·全!
之后更是因为闭关锁国等原因,渐渐地地跟不上英吉利等国的发展。甚至于乾隆和嘉庆年间都没在火铳等改进上投入银两经费。
这也导致在道光帝时期,在甲午中日战争和鸦片战争中,士兵们使用的仍旧是康熙年间的旧火铳。
历经百年而不常用的火铳,此刻战争才想起拿出来使用,想要临时抱佛脚。殊不知有些火铳生锈了不说,更多的是长时间不用,火铳大多都哑火。
不仅火铳如此,炮台也同样是康熙年间的旧炮台。就这种淘汰的火器,面对英吉利与日本国射程更远的新式火器,不失败才是怪事。
想到这里,赵梓辰急忙对和珅说道:“和爱卿,上次从英吉利来访的洋人离开了没有?”
“好像是没有,因先皇让其朝拜须行三跪九叩大礼被其拒绝后,他们好像在民间购买百姓手里的绸缎和瓷器,想必近期可能就会离开”。
洋人来朝面圣的一切事宜都由和珅负责接洽,所以他对英吉利使团的行踪了如指掌。只因他通晓满语、汉语、和藏语等,甚至英吉利等国的语言也略知一二。
虽说不能熟练掌握,但与英吉利等国的使团进行基本的交流还是不成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赵梓辰会让和珅领队出使英吉利等国的原因。
这不妥妥的外交人才么!不仅口才了得,能力出众。最重要的是到达英吉利等国后,与他们交流无障碍,这就很难得了。
“快!派人立即寻找!务必在使团离开之前拦住他们”!
想到这里,赵梓辰连忙让和珅去寻找。要不是和珅今日提醒,他都忘记如此重要之事。
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即使到了英吉利等国也没有太大的震慑力,难免会被他们看轻。以为大清朝就这种破烂家底,也好意思拿出来炫耀?岂不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么?
不说武器装备超越他们,但也应该配置与其相等威力的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