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枪支管理制度、工匠考核(第2页)
“微臣明白!这就回去统计人数,争取明日辰时进行考核。不知皇上这次招募工匠可有人数限制”。
董诰来的路上,就对于这次朝廷招募工匠学习造枪技术和冶金技术略有耳闻。不过一下子如此多的人报名,没有招募人数标准也不行啊。*e*z.k,a!n?s`h/u-._n¨e·t\
“这样吧,朝廷暂时先招募三百人左右即可,后续等各地工匠考核完成,再让他们统一来京城学习。”
赵梓辰想了片刻,最后将人数控制在三百人左右,这样加上全国各地的工匠也有两千左右了,这样的规模足够了。毕竟人不在多,而在精!
“皇上,京城的工匠还好说,最起码能在可控范围之内。但外地的工匠一旦被叛逆之人掌握,对当地的治安威胁很大啊”!
对于朝廷的火铳管理松散,董诰就曾偶有所闻。时有官员将火铳拿回家里用于打猎,更有甚者居然私底下偷偷制造进行贩卖。要不是现阶段火铳技术不成熟,民间购买的不法分子不多,如今京城的安全早己岌岌可危!
“董爱卿言之有理!那就在神机营的基础上进行改善,集中优秀工匠生产,并严厉禁止民间私自制造枪支的行为。记住,每个参与的工匠都要查祖上三代,平常吃喝用度都要集中管理,并对他们定期检查,全程避免接触外人”。
“还有,官府的枪支和调配都要严格把控,记录在案,保证每支枪支、每颗弹药都有迹可循。同时设立匿名举报制度,一经发现私藏和贩卖之人,实行连坐制度!轻则流放,重则满门抄斩!绝不姑息”!
听到董诰对于枪支的危害,赵梓辰心中想了片刻,随即将自己在前世华夏对于枪支的管理制度照着搬了过来。
“皇上圣明!不过微臣觉得,官差配备的枪支应该专人专用,枪支上刻上其姓名。如此一来,亦可避免有些人鱼目混珠,弄虚作假”!
董诰在赵梓辰对于枪支的管理制度上,又加了一条自己的理解,这样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董爱卿言之有理!就依你所言,至于神机营的将领,爱卿可有推荐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