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臣服(2)(第2页)
朝廷的士兵,有些战力确实还不如民间的乡勇,清朝咸丰时期,左宗棠和曾国藩组织的地方乡勇就比朝廷的正规军要强大。
“这个奴才可以拿项上人头担保,保证他们都会忠君爱国的。不过有一点,就是他们平常闲散惯了,不适应这皇宫的规矩,不知皇上能否将粘杆处驻地设在宫外”?
紫禁城里的规矩多如牛毛,如果那些得知要在皇宫当差,肯定下意识就会拒绝自己的邀请,这样自己也会出师未捷身先死,竹篮打水一场空。¨微¨趣?暁?税*蛧· `唔¨错!内\容!
“行,就听爱卿的,粘杆处驻地仍设在雍亲王府。福爱卿,你通知工部,让他派些人将雍亲王府的喇嘛庙拆了,那些和尚都就地送往最近的寺庙”。
相比于佛家,赵梓辰更注重道家,道观里的道士都是心怀天下之辈。抗日战争时期,寺庙的和尚不是投敌叛国,就是关起门来躲避战争。
而道观的道士大多都下山参军,拿起武器保卫国家。这一点上,佛家是远远不如道家。
自顺治帝开始,佛家在大清朝就迅速发展,仿佛一夜之间,到处都是金碧辉煌的寺庙。
顺治帝更是对佛法深信不疑,甚至沉迷其中,更有传言称,顺治帝其实不是病逝而亡,而是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了。
后至雍正、乾隆等时期,乾隆皇帝将雍亲王府都建立了喇嘛庙,那可是雍正皇帝的潜邸,足以说明其对佛家的看重。
“启禀皇上,如果那些和尚都不肯搬离该如何应对?”
听到皇上的话,福长安不禁有些忧虑,和尚倒不算什么,就是信奉佛家的信徒人数众多,其中不乏权贵,一旦举止激烈,引起那些和尚的集体反抗,那对皇上的威望也有一定影响。
“你可以这样对那些和尚说,就说朕准备盖一座更恢弘,更磅礴的建筑来让他们当作庙观,需要拆除重建,因此需要他们暂时离开居住。总之,先将他们哄骗出来,以后来个死不认账不就行了”!
“皇上。这会不会有损皇家颜面,毕竟您可是九五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