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暗杀!(第2页)

“其实这次来京城的一个月里,我己经感受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我认为这些不过是暂时的表面现象而己,维持不了多久!还不如我们白莲教推翻满清王朝,重新建立一个为国为民的朝廷”!

当徐天德来到京城的时候,正逢朝廷斩首那些贪官污吏,据说查抄上来的钱财将全部用于社会工程建设当中。

可查抄上来的钱财何止千万啊?不会也像他们白莲教一样,象征性拿出几百万银两表示一下态度。^x¢7.0!0+t¢x?t′.,c-o`m′

可朝廷接下来在京城之中全面建造养老院,铺设水泥路。听说将来还要在天津,首隶乃至全国都要铺设水泥路。那样一来,花费的银两可就不止千万了。

但是长期被先皇乾隆时期影响下的态度也不可能这么容易就改变。在他看来,白莲教将来坐拥天下以后,也可以做到当今皇帝那一步!甚至更好!

“你敢确信重新建立的朝廷就一定会比如今更好么?以本官看,未必见得吧?你放心!如果当今皇上昏庸无道,我等身为朝廷官员,一定会拼死劝阻皇上。如果到最后,皇上仍然执迷不悟,执意要做一个昏君。不等你们出手,我们这些文武百官也不会答应”!

不等徐天德回答,金光悌继续说道:“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们信奉弥勒佛,当知浪子回头金不换!放心!只要你坦诚相告,本官可以替你担保,请求皇上,免除你的谋反大罪!如何”?

“当真”?

徐天德身处白莲教青字号首领,就与西川的王三槐交情匪浅。金光悌口中的骄奢淫逸都是其他首领所作所为,为此他们还争吵过不止一回。

那个时候,徐天德就知道,他们己经背弃了白莲教的教义,违背了自己为国为民的初衷。

王三槐看不惯他们的所作所为,一气之下,主动提出在西川驻守,不与他们沆瀣一气,眼不见心不烦!

白莲教的内部矛盾日益凸显,己经出现各自为战的情形。目前分为两派,一派是像徐天德、王三槐那样切身实地的为百姓着想。另一派则以张汉潮极度自私,违背了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的诺言。

查抄那些贪官污吏的府邸后,象征性给百姓的那些钱财,还是他与王三槐据理力争之后才争取来的一点微薄银两。

不然,以张汉潮为首的那些首领性格,估计一个铜板都不会给当地百姓。

因此,在金光悌的不断劝说之下,徐天德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反思加入白莲教的所作所为。

除了给贫苦百姓钱财,他竟什么也做不了。这就是身为底层人士起义的弊端,无法像朝廷那样从政治、治安、民生等各方面一起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