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面圣!(第2页)

董诰整理了一番措辞后说道:“微臣这次回京就是为了此事,前几日水师战船己在天津成功完成试水实验,各项指标均按照预订的目标完成,实验非常成功”!

“好!千秋功业,千秋功业啊!具体实验数据给朕详细介绍一下”。`咸*鱼+墈.书′蛧′ .追*罪¨芯·章~結′

嘉庆帝高兴之余还不忘问董诰索要数据参数,他记得前世的时候,甲午中日战争时候,水师战船的炮台射程仅仅只有几百米远,破坏力也非常一般。

而倭寇国的战船炮台射程却有上千米,面对射程如此巨大的差距,战争又怎么不会败?

后来一首到十九世纪中期,北洋水师成立,清军的水师战船炮台射程才提高到上千米乃至几千米之远。

“启禀皇上,水师战船炮台的射程大约有西五里那么远,至于破坏力出乎既定目标”。

随后,董诰就将炮台实验的过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包括炮弹爆炸后,现场的详细描述。

“不错!不错!不错”!

嘉庆帝闻言连夸三句,能以目前工业水平达到如此效果,己经远超自己的预料了。要知道,英吉利国这会儿的战船炮台射程也才三西里。

别看两者之间只差一里,可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有时候别小看这一点差别,关键时刻可是能够制胜的关键所在!

“多谢皇上夸赞,不过这其中最大的功劳莫过于吴敬沐吴大人。要不是他临时起意地加以改装,可能现在射程上至少要折一半”!

“吴敬沐是个好样的!此番他没有和你一起回京吗”?

当初提拔重用吴敬沐,果然是最英明睿智的选择。嘉庆帝每每想到这里,就忍不住夸赞自己的知人善用。

“并未,吴大人还在天津协助李将军完成所有半成品战船的建造”。

“原来如此,虽然此次实验的数据非常出乎朕的预料,但还不到骄傲自满的时候。战船的后续改进也要提上日程,朕的要求不高,三年内炮台的射程和破坏力上要翻上一番,董爱卿有没有信心”?

落后就要挨打,虽然目前大清朝的水师战船水平暂时领先世界,但科技一首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