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兮 作品
第22章 饥饿记忆(第2页)
干沟石在野外的岭沟里,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淋,变得似石非石,似土非土。吃下去后,肠胃如刀绞般疼痛,却只能勉强维持生命。
在那段日子里,人们每顿饭只能喝点菜汤。所谓的菜汤,不过是烂叶子加上一点水,煮开后散发着一股难以形容的味道。,我/地*书^城* ,已¨发?布^蕞/鑫¢彰.結^
为了防止把肠子撑坏,每个人都只能小口小口地喝。长期的饥饿,让人们瘦如枯柴,面黄肌瘦。
肚子因长期饥饿而肿胀,从外面甚至能看到里面蠕动的肠子。人们走路时摇摇晃晃,如同风中的落叶,根本无法奔跑,生怕一不小心跌倒,磕破肿胀的肚子。
随着饥荒的加剧,村里的年轻人开始陷入绝望。为了活下去,越来越多的山东人选择了闯关东。
我娘回忆,村里有一户姓李的人家,男人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踏上了闯关东的征程。
临行前,他们背着破旧的行囊,里面装着仅有的一点干粮和衣物。村里的人都来送行,眼中满是无奈和悲伤。
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饿了就吃野菜、啃树皮,渴了就喝路边的脏水。两个孩子饿得奄奄一息,妻子也体力不支。
男人看着家人,心如刀绞,但为了活下去,他只能咬着牙,继续前行。
还有一位叫赵大爷的老人,儿子儿媳都饿死了,只剩下他和年幼的孙子。
为了给孙子一条活路,赵大爷决定带着孙子闯关东。在一个寒风凛冽的清晨,他们悄悄地离开了村庄。
赵大爷背着孙子,一步一步地走着,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他们穿过荒无人烟的田野,越过冰冷刺骨的河流,一路上看到了许多饿死的人。
据说,现在在东北某一个地方还有一个村名叫“山东沟”,这条沟里延绵好几里长,稀稀拉拉地住着讨饭来的山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