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兮 作品

第54章 岁月变迁六(第2页)

每次回想起那段艰苦的岁月,他都觉得,正是那些汗水与伤痛,那些拼搏与坚持,让他从一棵柔弱的幼苗,成长为一棵可以遮风挡雨的大树。

如今,站在制药厂的办公楼前,五哥看着厂区里忙碌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他的故事,就像一部热血的奋斗史,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0·0¢晓*税,徃! /追?醉.辛¢漳~截`

那些在部队里学到的坚韧与担当,那些在困境中收获的赏识与信任,都成为他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照亮着他前行的道路。

我的日子在煤灰与汗水中流淌。我把操作流程抄在烟盒纸上,在交接班的间隙反复背诵;用废铁丝弯成锅炉模型,在宿舍的床板上模拟管路走向。

有次为研究新式节煤法,我蹲在出渣口观察了整整四个小时,起身时双腿麻木,却发现炉渣的分布规律竟与课本上的流体力学不谋而合。

"这小子着魔了!" 老师傅们笑着摇头,却悄悄把珍藏的《工业锅炉维护手册》塞给我。

赵师傅甚至带我去他的 "百宝箱",锈迹斑斑的铁皮柜里,整齐码着苏联专家的讲课笔记和手绘图纸。"这些该传给真正上心的人了。" 他布满老茧的手指抚过泛黄的纸页,"记住,咱们烧的不是煤,是整个厂区的命脉。"

转机出现在那年冬季供暖期。连续暴雪压垮了主管道,半个城区陷入黑暗。我们班组顶着零下二十度的严寒抢修,我突然想起赵师傅笔记里的应急方案,提议用废旧铁轨加固管道。

小主

,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第一缕温暖重新流入千家万户,邓科长在庆功会上拍着我的肩膀:"好小子,我果然没看错人!" 他的笑容里,我看见当年那道冰冷的目光,早已化作欣慰的星火。

深夜的锅炉房,我独自调试新安装的智能温控系统。跳动的数字映在护目镜上,恍若星河倾泻。曾经以为是泥潭的岗位,此刻竟成了淬炼真金的熔炉。

李师傅不知何时站在身后,递来杯冒着热气的浓茶:"当年我师傅说,烧锅炉的人心里要揣团火。" 他望着熊熊燃烧的炉膛,火光在皱纹里跳跃,"现在,这团火该传给你了。"

窗外的雪无声地落着,将整个厂区染成银白。我握着滚烫的操作杆,忽然明白人生的路从没有既定轨道。那些被汗水浸透的日夜,那些在煤灰中摸索的坚持,早已将我锻造成自己的掌舵人。

而这熔炉里跃动的星火,终将照亮更辽阔的天地。深秋的风裹着煤灰,像无数细小的针,扎在我裸露的脖颈上。我站在锅炉房门口,看着烟囱吐出的黑烟在灰蓝色天空中晕染开,把最后一丝阳光都揉碎了。

单位分配通知下达时,领导那句 “年轻人要多历练” 还在耳边回响,可当我真正面对这座轰鸣的钢铁巨兽,心里只剩沉甸甸的失落。

最初的日子,我像台上了发条的机器,每天重复着单调的工作。清晨五点,当整座城市还在沉睡,我就踩着结霜的石板路来到锅炉房。

炉膛里暗红的余烬在黑暗中明明灭灭,像无数双疲倦的眼睛。我握紧铁钳,夹起黑亮的煤块投进炉膛,火星四溅,像被惊扰的流萤。

打热水时,铁皮暖壶的把手被磨得滚烫,仿佛要将掌心的温度都吸走;清扫地面时,煤灰钻进指甲缝,与汗水混合成黑色的泥浆,怎么洗都洗不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