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轩辕 作品

第83章 威海卫南帮炮台保卫战(第2页)

三月十三日上午由日军第六师团第十一旅团长大寺安纯少将带领自己旅团西千多人发动对南岸各炮台的进攻。原来威海卫南岸炮台主要是由清军巩军驻守,兵力不足,战力羸弱。′j_c·w~x.c,.!c+o-www.

三月七日,刘永福则率领从荣成县撤回来的黑旗军主力一千一百多人,携带大量军械等物资,加入了巩军的防御。刘永福和黑旗军的骨干都参加过十年前的中法战争,对近代化的陆路作战很熟悉,利用日军还未来攻之际,依托炮台抢修大量工事。

南帮炮台体系不仅包含面向海防的炮台设施,还在后方山地关键位置部署了多座陆路防御炮台。其中摩天岭炮台虽然地势最高,但防御能力却是陆路炮台中最薄弱的。日军在战前进行了周密准备,通过详尽的情报收集,将摩天岭炮台视为突破南帮炮台防线的关键突破口,

而驻守摩天岭炮台的是巩军新右营周家恩部。巩军新右营周家恩部原来只有五百人,且都是没有经过训练的新兵。

周家恩堪称敢战之将,附近村民虽都叫他“周麻子”,但无不称赞他是条“硬汉子”。他明知寡难敌众,却抱着与炮台共存亡的决心誓与敌寇拼战到底。官阶不高的周家恩,却有着战争指挥员的敏锐性,也同样发现摩天岭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其得失对整个战局关系重大,必是日军进攻的首要目标。为抓紧备战,他在战前做了两方面的准备:一是针对新兵军力差的情况,组织官兵抓紧操炮训练,同时将部分黑旗军士兵编入自己的营组参战;二是针对炮台防御设施差的状况,加紧抢修工事。构筑临时炮台工程量最大的是夯筑胸墙掩体,需铲平地面,构筑炮位,夯筑胸墙与地面造平。数九寒天,高山之上土层湿冻,在没有机械的情况下,全凭铁锨镢头抢筑工事。战事紧急,周家恩带领官兵和附近村民日夜奋战,用石夯在炮台周围打筑了一道厚厚的围墙,围墙上均匀地筑有垛口;在围墙外又挖出一道深深的壕沟,沟外堆积树木作为鹿砦,并在壕沟和鹿砦间埋设地雷,并听取刘永福的建议,将地雷的黑火药替换成北洋水师送来的新式火药,使炮台的防御能力得到一定程度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