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清廷与日本预备和谈之二(第2页)
这次清廷的御前会议,让一向内斗满汉官僚迅速统一了思想,为了维护清廷的统治和广大地主的利益,清廷的官员们决定即使抛弃辽东半岛也在所不惜。
山东战场和辽东战场接连传来的战报,让各国驻华公使馆聚集区的东郊民巷又一次沸腾起来了!对于威海卫之战,北洋水师战败的结果是大家都早就预料到的,只不过对这次日军进攻山东虽然获胜,但是损失兵力高达两万多人,甚至跟战败的清军差不多,让各列强始料不及。通过发达的情报系统,各国驻华公使很快得到了消息,原来威海卫及附近的清军陆军,甚至是北洋水师都先后得到岳天的帮助。再加上随后传来的辽东半岛的战况情况,日军第一集团军全军覆没和日军山县有朋切腹自尽的消息,让众多列强深感震惊。由于岳天部控制区不让其他国家的武官随意进出,使得这场战役的详情不为人所知,更让驻多驻华公使纳闷,甚至俄国公使喀西尼在盘算着若是战后沙俄要出兵辽东获得金州、旅顺两地作为远东舰队的军港,俄国的军队要以多大的代价才能歼灭岳天部。
而英美的公使,更多的是如何推动清日和谈。从英国来看,随着德国的强势崛起,英国己经无法抽出更多兵力到远东来了,如果清日两国都被削弱太多,那无非要便宜沙俄!所以,英国此时不希望战争持续下去。至于,美国一开始表面上中立,实际上是纵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此进一步撬开中国的国门,如今战争进行下去恐怕没有实际意义,因为美国发现东北迅速崛起的岳天部,若让岳天部继续壮大起来,可能将会在中国产生革新,那时候强大起来的中国不符合西方列强的共同利益。此时美国驻华公使田贝是美国操控议和的积极倡导者和中日议和中最为重要的中间人,还是美国国务卿制定和执行美国对中日甲午战争政策中最为信赖和倚重的人,同时又深得清廷总理衙门大臣们的信赖,所以他现在正筹划着等中日两国委托,来促成两国谈判,以此为美国获得更多商业利益。
对战争发生如此变化,身为清廷汉族官僚的翘楚之一的李鸿章,也颇感意外,他自身从一个文官出身,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发家,逐步建立起一支庞大的淮军,但那也是十数年才建成的,这个岳天的图谋自己早就有所察觉,但是他崛起之快,却是自己始料未及。对所谓的人民革命军能迅速形成那么强大的战斗力,感到不可思议。当然,这主要是他受限于历史局限性,若是他能读到后世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发展和崛起情况,那他就明白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