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轩辕 作品

第124章 海军成军(第2页)

马建忠也是很开心能加入这新生的政权,不过还是退后一步,行礼道:“感谢郡王厚爱!清日议和,我己为李中堂尽力!自上次一见,我也思考很久,跟家兄商量之后,与中堂大人辞行,今日特来投郡王,还望郡王不弃。\b_a!i`m¢a-s/y+.+c·o`m¢”

岳天扶起马建忠,拍拍他肩膀,笑道:“眉叔兄,鼎力支持,乃 我之幸也!此后,我之外交,便要劳烦眉叔兄啦!”

马建忠没想到自己一来,岳天便要让自己承担起外交重担,深感自己抉择是对的。

随后,岳天与众多归来的闽籍水师人员进行了座谈,并在当晚宴请了这些人员以及马建忠等。

宴会之后,岳天专门留下了人民复兴党核心领导以及马建忠,举行这个建政之前的第一次专门外交工作会议,制定了建政初期平衡帝国主义在自己辖区的影响力,待政权稳固之后,再将外交工作重点放在联合英美,制衡在远东扩张势头越来越大的沙俄,占领整个东北,若是有可能通过对俄国作战收复包括海参崴在内的远东故土。

为了加快工作,当夜岳天决定组建外交部门。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外交部门不叫外交部,而成为外交局,并任命马建忠为外交局局长,牵头组建外交局,并根据这次外交工作会议精神,尽快拟定外交政策具体方案。

翌日,岳天和刘步蟾组织了对复兴舰、广丙舰、靖远舰以及海军官兵进行整编,将人民革命军原有的一千多人的海军队伍与北洋水师残部闽籍官兵合编。

在中国近代史上,闽籍官兵在中国海军里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甚至一度形成闽系海军。这闽系海军是指在1898—1945年间,由福建省福州地区人为主组成,并由福州籍将领控制的海军部队,也指掌握闽系海军的军事、政治集团。从清末到抗战胜利,闽系海军构成了中国海军的主体,主导着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

这种现象跟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史有关,1866年左宗棠在马尾设立福建船政局,中国近代造船业由此发端。设立马尾船政局前后学堂,前者培育造船人才,后者培育驾驶人才。马尾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清末水师建军的发源地。由于当时交通所限,马尾船政学堂就读学生,大多以福州籍为主,最终导致了北洋水师是淮系嫡系,但是中下层将领却是闽籍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