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轩辕 作品

第140章 清政府小站练兵(第3页)

于是1895年9月下旬,李鸿章根据与岳天达成的协议,上书光绪帝,提出裁汰部分淮军,全国开征练兵饷,投入加大对新军的扶持力度,扩大新军规模,使新军两年内规模达到八镇十万。

此时清政府编练新军,每镇(相当于西方军队师一级的部队)开办费用

大约是150万两,而每年的维持费用也是150万两左右。所以光这一项开支,清政府近两年就要投入三千多万两银子。加上袁世凯计划从1896年开始,在小站创设德文、炮队、步队、马队4所随营学堂。清廷在编练陆军一项上,就要西千万两预算。

尽管这项开支颇重,但是在清廷朝议之时,几乎所有满汉官员都赞成了此项决。因为,他们深知一旦人民复兴党入关,他们人上人的地位将不复存在。与此同时,得知中华人民革命军新建海军,并向英国购买了军舰,清政府决定马上在德国伏尔铿造船厂订购了3艘防护巡洋舰,分别命名为“海荣”、“海筹”和“海琛”。接着,又在英国订购了2艘巡洋舰——“海天”和“海沂”,它们被视为新北洋海军的主力舰艇。光是这5艘舰艇,清政府就投入了超过480万两白银。后续,清政府担心实力不够,随后还向英国购买了2艘驱逐舰——“飞鹰”和“飞霆”,并从德国采购了4艘鱼雷艇,计划重建北洋水师,以拱卫京津地区,防止人民革命军从海上攻入山东和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