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清俄密约之二(第2页)
《清俄条约》在签署不到一个星期便被全世界所知,顿时清廷朝野对李鸿章骂声西起,更有不少帝党官员纷纷掀起对李鸿章的弹劾。而西方各国对此俄国试图想独吞中国东北,感到十分震惊,日本则是加紧向英美借款,并开始向德国采购大量军火,强化国内征兵,以防备俄国随时可能的入侵,甚至在伊藤博文的建议下,日本外相陆奥宗光派遣了使者前往奉天,请求与辽东特区联合防范俄国。
岳天没想到这时候日本政府如此开明,双方停战可还不满一年。其实岳天高看了日本,由于辽东战场的失败,日本损失惨重,不得不加通过向英美借款来维持在朝鲜的统治,以及防范俄军南下。现在日本国内新征召的几个师团基本上都是新兵蛋子,无法防御俄军南下,在内外交困下,日本政府还是主动向岳天抛出橄榄枝。
本着“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在英国驻华公使和英国驻日公使的撮合下,岳天也跟日本建立了外交联系,并尝试就合作抗俄做准备。
俄国政府得知密约内容被公布之后,对清廷的办事效率十分恼火,但是也没办法,此时俄国政府还没做好发动对中国东北的进攻,所以在外交上只是说,与清廷建立同盟只不过想维护东亚原有秩序,而关于筑路问题,俄国认为目前俄国暂时无进一步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计划。
在暗地里,俄国则是抓紧用己经修好的西伯利亚铁路,往远东地区运送兵力和物资,加紧做发动对中国东北的战争准备。
李鸿章对于密约被公开披露,也深感无奈,反正俄国人的钱己经入了口袋,正好慈禧太后要求自己访问欧洲列国,便借此留在欧美混几个月,等国内舆论平息之后,再回国,于是他欣然接受了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比利时、美国的邀请,到这些国家访问。
签订《清俄密约》之后不久,李鸿章一行人便乘坐着火车前往德国首都柏林。1896年6月14日,李鸿章的专列缓缓驶入柏林火车站。站台上,德皇威廉二世派出的仪仗队列队整齐,军乐队奏响欢迎曲。这些军乐更像是德国军火商们的狂欢曲,因为过去二十多年里,李鸿章代表清廷从德国购买了大量武器装备。克虏伯公司、毛瑟枪械公司等德国军工企业从中获得了丰厚利润。对于,这个财神爷,德国人招待是无微不至,德国政府安排的礼遇规格之高,在当时的欧洲外交史上都属罕见。每天都有专门的礼宾官负责接待,确保访问行程顺利进行。柏林最奢华的恺撒大酒店早己为李鸿章准备就绪,不仅为李鸿章准备了最豪华的套房,还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