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轩辕 作品

第191章 李鸿章见袁世凯(第2页)

袁世凯还常花费巨资购买珍贵古玩、字画等,送给荣禄等满族权贵,以巩固自己与他们的关系,借此打击负责监督制衡他的铁良。

铁良虽有满族贵族身份,且试图制衡袁世凯,但其能力与手段远不及袁世凯。铁良在练兵处任职期间,虽曾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但大多因袁世凯的暗中抵制而未能实施。-顽!夲-鰰¢颤- \埂^芯/蕞?哙·

早在小站练兵一开始,袁世凯就定下规矩:营级以上军官必须当面给他磕头请安。他制定了严格的军规军纪,要求士兵绝对服从上级命令,各级军官以他为核心。在军饷发放上,袁世凯亲自把控,确保士兵军饷按时足额发放,让士兵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与忠诚度,最后士兵只知道“吃袁大帅的粮,听袁大帅的令”。

后来,随着新军数量的扩大,袁世凯借着分兵和布防山海关之际,将布满自己亲信的八万新军,派驻山海关一线,让他们脱离清政府的掌控,俨然成为自己的私兵。

在官场浮沉那么多年的李鸿章,此时早己看出了袁世凯的野心,原本想跟他保持一定距离,怎奈那封密信中许下的重利,让他心动了。

于是1898年6月25日,收拾行囊准备到天津港坐船到广州赴任李鸿章还是决定专门绕道天津小站练兵处,见见袁世凯这个自己淮军的老部下。

袁世凯收到自己以前的领导李鸿章来访的信,早早就在天津火车站迎接这个一起举荐自己负责练兵的大贵人。

袁世凯刚开始练兵的时候,若不是李鸿章倾全力支持,恐怕原来军中的淮系将领,就最先起来给袁世凯难堪。后面,清政府更是几次扩大练兵,李鸿章都明里暗里给了袁世凯不少帮助。

李鸿章一大早便在北京丰台马家堡站乘坐火车顺着1897年刚刚修成的津芦铁路前往天津。

这条铁路的建设最早是李鸿章提出来的,背景是由于运河淤塞导致漕运不畅,清政府为了解决粮食供应问题,积极开辟新的运输方式。但是1888年李鸿章提出的时候却遭到守旧大臣的反对。最终不了了之,首到1895年甲午战败,清廷才又同意向英国借款修建这一条铁路。

丰台离天津不远,但是此时由于火车速度较慢,李鸿章花了五个小时才到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