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戊戌政变(第2页)
1897年入张元济等在北京创办的“通艺学堂”学习,增长了西学才干。1898年1月31日,发起并动员寓京的福建籍维新人士,成立闽学会,与粤、蜀、浙、陕等学会互通声息,传播西学。,x-i¨a`o¨s,h~u?o/c-m_s,.-o+r!g!不久,康有为在京组织保国会,他为该会“始倡董事,提倡最力”。
6月11日,光绪帝宣布变法,朝廷命西品以上各官荐举人才。翰林学士王锡藩以“才识明敏,能详究古今,以求致用,于西国政治之学,讨论最精,尤熟于交涉、商务,英年卓荦,其才具实属超群”,将他推荐给光绪帝。
因为林旭此时才只有23岁,又是著名的诗人,而且是清廷大忠臣林则徐、沈葆桢的后人夫婿,所以深得光绪帝信任,甚至超过康、梁二人。
此时,突然看到光绪帝密诏,也顿感事情不妙,跟杨锐两人在书房里商量许久,也未得办法。
正在这时,林旭府门房来报,有闽学会会员林萧民求见。
林旭一听这名字,便想起正月自己在京成立闽学会之时,有一个来自侯官的家乡商贾林萧民捐献纹银三百两入会,并且一次不落地参加了闽学会的每次活动。
待康有为在北京保国会的时候,这林萧民亦追随林旭加入保国会,并捐献了不少银子,为林旭长了不少脸面。
这林萧民跟林旭是同祖,论起辈分,应该是同辈。为了表示对林萧民大力支持的感谢,林旭认了林萧民为“族兄”。
见林萧民突然来访,林旭颇感意外。此时,杨锐尚在林府,平日又几次与林萧民见面,感觉良好。于是两人便让门房引林萧民进客厅。
林萧民在京师以贩卖东北特区生产的工业产品为业,由于东北特区的产品物美价廉,在京师颇受百姓欢迎,所以获利颇大,以致他颇有家资。
三人在客厅入座之后,林旭让门房上茶之后,便开口问道:“族兄,今日来访,神色颇为紧张,不知可否遇到难事!”
林萧民看了一眼西川人杨锐,显得有点拘谨。
林旭自然明白,笑道:“这位杨大人,如林旭长兄一般,与族兄一样!何况族兄在会中便己经见过几次,不用见外!”
林旭话虽这样说,但是商贾出身的林萧民自然不会失了礼数,尤其是在官员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