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轩辕 作品

第203章 釜山外海海军决战之二(第3页)

东乡平八郎,这一年刚好五十岁,萨摩藩藩士出身,早年赴英国学习海军技术。在中日甲午战争时,他任“浪速”号舰长,偷袭中国北洋舰队。

1896年,在战争结束第二年,为了响应日本政府扩充海军,以应对人民革命军海军崛起的号召,东乡平八郎担任日本海军大学校长。1897年,随着英国外交政

策的调整,大批英国现役舰艇以极低的价格卖给日本,日本联合舰队急需大批指挥官,于是东乡平八郎又和海军大学大批师生加入了联合舰队。

在上午的海战中,虽然是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祐亨最早下达撤退命令,但是真正在日本残余舰队撤退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的是东乡平八郎,因为此时残存的不少舰长都是他在海军大学的下属或者学生。

得到任命之后,作为有丰富作战经验的东乡平八郎,下令在港口外侧布设大量的水雷和防鱼雷网,防止人民革命军海军的鱼雷艇或者潜艇偷袭,同时派出紧急联络官,加强与釜山港各岸防炮台的联系,防止人民革命军海军水面舰队的强攻。

11月2日下午三时,刘步蟾命令人民革命军海军特遣舰队剩下的27艘主力舰,对釜山港进行尝试性的进攻。

釜山港位于朝鲜半岛东南沿海,始建于1876年,东南濒朝鲜海峡,西临洛东江,与日本对马岛相峙,是朝鲜半岛最大的港口,也是朝鲜半岛南部与日本列岛联系的重要枢纽。港口周边有个高山,便于修筑炮台,作为岸防工程。

日本吞并朝鲜半岛南部之后,便以各种名义免费地大量征发朝鲜老百姓,在釜山港附近山上修筑不少要塞工事,特别是将进入釜山港的各种船只必经之地的五六岛改造成六个由钢筋混凝土建筑而成的海上炮台。五六岛位于釜山南部的一端,每天随潮水涨退情况不同会露出五个或六个小岛,但是经过日本人的改造之后,其成为釜山港应对海上威胁的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