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轩辕 作品

第249章 清廷立摄政王(第2页)

这样公开买官卖官的事情,其实清廷早就干过了,在清廷中后期不少商人就靠捐官的形式上位,只不过规模没那么大。

买官卖官的后果,使得买官上来的人,首先要拼命地利用手中的权力变现,收回买官的成本,最后导致严重腐败。/x~t,i¨a~n\l*a`i/.`c/o,m·

但是现在袁慰亭等人则不考虑这些,他们考虑的是如何筹措足够军费买枪买炮,编练军队,先将人民革命军打败了,保住自己的政权再说。至于,腐败问题,他们保住江山之后,再惩治吏治,徐徐改善,在他们眼里,只要自己有枪有炮,泥腿子是怕死的,好治理得很。

在原来那个时空,清廷末期为了筹集经费,不仅仅买官卖官,甚至为了征收烟土税,允许鸦片合法化。

经过,这样一折腾,光是袁慰亭一家,两个月不到就收到了三千多万两银子,再加上与他休息相关的李鸿章也收了一千七百多万两银子,也有了这笔银子,他毫不犹豫地向各帝国主义列强疯狂采购各式枪炮,并大量聘请法国、德国教官帮助他编练各地杂牌部队。

1899年3月底,德国、英国、法国三国公使先后到达成都,见识到袁慰亭等人为了筹集军饷的疯狂操作,深感震惊,不过想想英国人、法国人在殖民地施行的包税制,比这个还疯狂,在庞大的殖民军队面前,也没有发生多大的事情,也觉得这也是可行的办法。

至于华夏人民的死后,则不是他们关心的事情,他们关心的是能在华夏获得多少利益。

于是,他们很快就跟李鸿章签订了武器购买协议,由于采购量巨大,三国还给优惠,以每支速射步枪16两银子的价格,由英国、法国、德国三国采购了50万支步枪,以两万两一门克虏伯75毫米山炮的价格向德国采购200门山炮,另又花了600万两银子采购了大量的子弹和炮弹,这一项军火采购就花掉了一千八百万两银子。

为此,袁慰亭还跟英国、法国、德国三国银行团签订了以云贵川三省的盐税、关税作为抵押的借款协议,以年利息五厘,借款五千万两库平银,约定三十五年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