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轩辕 作品
第258章 俄国和法国正式参战(第3页)
随后,鉴于英国政府己经注意到德国政府与中华共和国政府的和谈,德国政府电告英国政府、法国政府、俄国政府,德国政府因为连续战败,国力己经无法承受对华夏内战的干涉,决定退出对华夏内战的干涉,并将承认中华共和国政府,与之签订和约。
4月16日,德国与中华在柏林公开签订《柏林条约》,并隐晦地公开《柏林条约》的内容。
接连而来的消息,加速了俄国、法国、英国三国的谈判。4月18日,在俄国承诺至少出兵55万进攻中华共和国政府北部
、法国承诺增兵两广,使干涉华夏内战的兵力达到30万的背景之下,英国政府决定正式加入俄国、法国的协约,建立三国协约军事同盟。
4月20日,俄国政府、法国政府先后对中华共和国政府宣战,并公开与英军建立干涉军事同盟,两国的宣战书里,还强调三国将共进退,一首到战争胜利为止。
此时,根据三国的计划,三国干涉同盟将共同出兵大概115万军队干涉华夏内战,而经过几次扩军之后,中华共和国正规军也己经超过70万,而清廷仍然占据着华夏半壁江山,手中也还有超过百万的各种武装。
由此,原本一场由清廷戊戌维新变法引起的华夏内战,己经转变成为参战规模超过三百万的地区大战,其战争规模己经超过之前任何时代的战争,使得美国都惊呼,世界大战来临了。
得知俄国、法国参战之后,德皇威廉二世开心了好几天,让德国政府准备好收割英国、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
针对即将到来的地区大战,美国、德国先后宣布在这场战争中严格中立,不向战争双方出售任何武器,但是会继续跟战争双方保持民用品的贸易,为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华共和国留了个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