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轩辕 作品
第268章 明攻上海暗渡长江之三(第3页)
当前由于6万湘军起义,还有在江苏、无锡一带的清军也会起义,苏南战役比较难啃的骨头只剩下荣禄部七万八旗军,以及大概32.5万英军。
荣禄七八万八旗军战力堪忧,比较好解决,这场战役主要对手是三十多万英军。
综合情报来看,英军主要部署在西个地区。在南京西南部有由英军参谋长基钦纳上将率领的9.5万英军;在镇江有3万印度土兵在长江南岸沿线协助荣禄八旗军防御;在无锡、江苏,两地驻扎有3万印度土兵协防;最后,英军17万由爱尔兰兵、澳大利亚兵等白人兵组成的主力部队,驻扎在上海。
对此,岳天的做出了以下作战部署:
首先留两万兵力驻守南京城,另由蓝永率领12.5万人由南京城往西南,与安徽马鞍山丹阳镇方面的3万正规军及6万民兵,以敌人两倍兵力,围歼驻守在南京江宁县横溪镇的基钦纳部的9.5万英军,然后在往东北,与无锡、苏州起义的清军配合扫荡驻守两地的印度土兵,最后进抵上海外围。
另一路,由宫二收编部分湘军及之前在南京城潜伏的人民革命军,共10万人,由南京城向东北出击镇江,配合人民革命军在南京的海军特遣编队,海陆夹击镇江十万守军。
随后,在镇江接收从镇江渡江的五万人民革命军民兵部队,再挥师东进与蓝永部合兵,跟人民革命军第一舰队海陆联合,攻打上海。
可以说,即将到来的苏南战役,人民革命军通过瓦解敌人联盟,不仅有兵力和装备优势,更是通过人民复兴党地下党以及苏南当地的人民群众,获得大量的情况,实现了战场单向透明,对敌情了如指掌。
而30多万英军大多在近三个月进驻苏南地区,对战场周边缺乏足够认知。而且30多万的英军又由印度土兵、爱尔兰士兵、澳大利亚士兵等英国本土以及各殖民地部队组成,战力不平衡,装备新旧参差不齐,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