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轩辕 作品

第271章 镇江府之战(第3页)

而被坦姆森少将留下来协防的五千印度土兵,由于没有了大量白人军官的弹压,所以在工事被毁后不久,便竖起白旗向人民革命军投降。

在城头看到城外印度土兵投降之后,荣禄不敢再耽搁,随后带了两百多个亲随骑兵,带上早己经准备好的行囊,抛弃了仍然在丹徒县城的满清贵族们,按照规划的路线,跑往上海投靠上海县令,希望能够得到英军的庇护。

由于,战斗进行的相当顺利,25日下午人民革命军便解放了丹徒县县城,将通往上海的道路塞满的逃亡满清贵族们,也大多被人民革命军骑兵部队给抓了回来。

相较于北路大军,还时有发生战斗,甚至在丹徒县城外还发生了与印度土兵的激战,南路大军虽然肩负着进攻丹阳、金坛两县,路程更远,

但是由于这两个县都是只驻守一些装备冷兵器的新八旗军。

这些部队几乎都是酒囊饭袋,基本上一触即溃。有的士兵老远见到人民革命军过来,便丢掉武器,连号衣都给丢了!

还有的士兵,担心投降时候,被人民革命军误杀,还在投降之前先把辫子给割了!

种种乱象,让人民革命军感觉像经历一场场闹剧。

就连丹阳县城的守军,都未曾放一枪一炮。人民革命军一到,这些守军便自己打开城门投降了。

而金坛县城更是夸张,当地守军得知人民革命军己经进入金坛县了,当夜县城守军跑得一个不剩,那个金坛县令是通过出巨资买官而上任的,当了两个多月,本钱才收回九牛一毛,还舍不得走,还想跟人民革命军理论,结果被人民革命军关进了大牢里,称为金坛县新政府成立之后第一个犯人。

1899年4月28日,扫荡完镇江府全境的南北两路大军,除留下扬州渡江的民兵部队驻守三个县,其余五万余人,迂回到茅山北段山脉,彻底断了茅山乡守军的后路,与此时己经先后占领茅山西段、南段山脉的中路大军共二部,形成南北合围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