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东晋第一才女,谢道韫!(第2页)
【“咏絮之才”从此成为才女的最高代称,载入《世说新语》,流传千古。】
【明清文学作品中频繁化用此典故,《红楼梦》用“堪怜咏絮才”暗喻林黛玉的诗人气质。¢看?书¨屋* ^最!辛,璋′结¨庚/鑫,快,】
【该个词,承载了华夏传统文化对女性文学才能的认同。】
“咏絮之才……”
“这个词好啊!”
蔡文姬眼睛一亮,很是高兴地说道。
看到后世出现谢道韫这样的才女,她也很是欣慰。
毕竟在东晋十六国那样恶劣的乱世,能出现一位谢道韫,己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后来,谢道韫嫁给了同样出身顶级门阀“琅琊王氏”的王凝之,也就是书圣王羲之的次子。】
【然而,这段婚姻并不幸福,】
【谢道韫才华横溢、见识不凡,而王凝之则相对平庸,尤其在处理政务和信仰上显得迂腐(笃信五斗米道)。】
【谢道韫回娘家时曾向谢安抱怨,认为王凝之与他的兄弟们,特别是王献之相比差距太大,感叹“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大概意思就是:没想到天地之间,竟有王凝之这样的人!】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谢道韫的出身背景,应该是历史上才女中最强的吧?”
宋太祖赵匡胤感慨不己,开口沉声说道。
叔叔是谢安,公公是王羲之,这可是王谢两家联姻的结果!
在东晋那个时期,有这样的出身,不弱于皇室公主了!
【谢道韫最令人敬佩的不仅是文采,更是其临危不乱的勇气和智慧。】
【东晋隆安年间,爆发了孙恩、卢循起义。】
【王凝之时任会稽内史,面对叛军进逼,他迷信五斗米道,不设防御,只知祷请道祖庇佑,结果城破被杀。】
【在城破、丈夫和儿子们均遇害的绝境下,谢道韫毫不畏惧,亲自抽刀出门,带领家中婢女奋力抵抗。】
【她虽被俘,但怀抱年幼的外孙刘涛,面对叛军首领孙恩,她神色镇定,据理力争,痛斥叛军不义,并说:“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