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犯人落网(第2页)

还是人吗?半点良心都没有!

若不是有借了“京债”的考生气不过选择揭发,朝廷还真不一定能发现这次的舞弊案。

驴草的,一起死!

京兆府和大理寺的衙役只要在路上看见齐王世子,都会热情的打招呼,“见过世子,世子妃。”

次数太多,沈舟也懒得理会,自言自语道:“为何总有人要做这种杀头的生意呢?”

就算再多的钱摆在面前,他也不会觉得比性命更重要,难不成死后找人帮忙烧到阴间去?阎王爷认吗?

不理解,实在是不理解。

温絮轻声道:“一次危险换一生富贵,会有人觉得值,我只是不明白考生们是怎么想的?”

春闱舞弊,不仅会丢掉辛苦考来的乡贡进士身份,还会被发配去北方铸墙修路。

数十年的努力,终成泡影。

沈舟停下脚步,从路旁摊子上取了一根造型独特的翡翠簪子,转身戴在温絮头上,笑道:“好看。”

随即解释道:“权利的诱惑不比金钱差。”

“普通乡贡进士虽能做官,但起点很低,多担任县尉、主簿、参军、州府佐吏,甚至是教职,九品而已。”

“未来的晋升更可谓是一步一个坎,大多数都得等上官老去才有机会提高品级,在年岁的限制下,能入五品都算是祖坟冒青烟。”

“但通过会试成为进士后则有不同,会被授予‘清贵要职’,例如校书郎、正字、畿县尉等,是通向高官的必经之路。”

最重要的一点沈舟没说,因为现在苍梧还没有这种苗头。

那就是同为进士出身的官员,会因一场考试结下某种特殊的缘分,认为他们才是一类人。

所以会相互抱团,相互提携。

归根结底大概是“文人相轻”的理念在作祟。

沈舟伸了个懒腰,似跟自己道:“不过会试也并非那么容易通过的,两千取二十,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温絮将头上的簪子往里面推进去少许,诧异道:“这么少吗?”

沈舟答道:“高官要精不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