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孝顺儿子(第2页)

拓跋嗣在位十五年,终年三十二岁。

柴宗训在位一年,终年二十岁。

三人也由此,达成了十人汇合阶段。

屋内众人聊得热火朝天。

朱棣感叹了一句:“真羡慕你们的父子关系啊。”

话落。

拓跋珪、拓跋嗣,柴荣、柴宗训四人,皆是看向了朱棣。

拓跋珪:“他俩是不错,但我跟我儿子...唉!”

拓跋嗣:“爹,你非要在这么多人面前,提我吗。”

拓跋珪:“谁提你了,我说的是另一个儿子。”

“呃...”拓跋嗣挠了挠头。

见状。

朱棣不由乐了:“该说不说,你北魏家的儿子,各个都孝顺的很啊。”

拓跋珪苦笑:“是挺孝顺,但只孝顺母亲。”

说起拓跋珪,真就不得不提他的两个孝顺儿子。长子拓跋嗣,次子拓跋绍。

长子拓跋嗣,聪明睿智,宽厚弘毅,且孝顺懂事。深得拓跋珪的喜爱,但由于北魏‘子贵母死’的制度。拓跋嗣身为未来继大统的嫡长子,拓跋珪赐死了其母。

拓跋嗣是个孝顺孩子,老娘被老爹弄死了,是悲痛欲绝。跟老爹拓跋珪大吵了一架,然后离家出走了。

而弟弟拓跋绍,和哥哥拓跋嗣的性格,完全相反。那是嚣张跋扈,凶狠残暴,妥妥的超雄体质。

但有一点相同,也是孝顺母亲。拓跋绍的生母因犯了事,被拓跋珪囚禁,不日处决。拓跋绍知晓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带着人趁夜,溜进拓跋珪的寝宫,弑君杀父!

拓跋珪就这样,被自已的小儿子给弄死了。

拓跋嗣直呼:既救了你的母亲,又替我的母亲报了仇。小老弟干得漂亮啊!不不不...心里这么想,但嘴上不能这么说。

事后。

拓跋嗣王者回归,北魏群臣深知这二人谁才是,能担大任的好皇帝。拓跋嗣一回来,纷纷倒戈。拓跋嗣成功诛杀拓跋绍,登基为帝。也算是给老爹报仇了。

...

听朱棣和拓跋珪一同,讲述了个大概经过后。

一些不知晓详情的皇帝们,也是皆是摇头苦笑。这叫个什么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