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黑松森林的“蒸发”——跨空间粒子的指向
青川河事件后的第三天,暴雨整整下了一夜。
西山实验室的应急灯在雨幕中泛着昏黄的光,叶云天盯着屏幕上青川河凹陷的能量曲线,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眼镜框——这三天里,监测数据始终稳定在“11.7微特斯拉”,没有新的峰值,也没有异常波动,可这种“平静”反而让他心头发紧。就像暴风雨前的死寂,越是安静,越可能藏着更大的危机。
“叶队,黑松森林那边传来紧急通讯!”对讲机里突然响起队员小陈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生态站说……说整片森林都没了!和青川河一样,只剩一个大坑!”
叶云天猛地抬头,手里的笔“啪”地掉在桌上。黑松森林——那是2025年“植物拯救计划”最重要的生态测试基地之一,当年林月瞳团队培育的第一批改良小麦,就是在那里的无菌土壤里成功成熟的。他还记得2025年的秋天,他和叶云舟站在森林边缘,看着翠绿的麦苗在风中晃动,叶云舟说“这里会是未来的希望之地”。可现在,“希望之地”四个字,突然变成了刺向心脏的尖刺。
“备车!立刻去黑松森林!”叶云天抓起防护服,快步走向门口,林月瞳已经背着光谱仪跟了上来,她的脸色发白,却还是快速检查着设备:“探测器满电,跨空间粒子检测模块已激活——希望能找到点线索。”
越野车在暴雨中疾驰,雨点砸在挡风玻璃上,模糊了前方的视线。叶云天紧握着方向盘,脑海里不断闪过黑松森林的画面:成片的黑松树高达二十多米,树干粗壮,林下是改良后的肥沃土壤,生态站的白色板房就建在森林边缘,门口挂着“植物测试区01号”的牌子。可小陈的话像锤子一样反复敲打他的神经——“整片森林都没了”“和青川河一样”。
两个小时后,越野车驶出雨幕,停在黑松森林附近的山坡上。当叶云天推开车门,看到眼前景象的那一刻,连呼吸都停滞了。
原本该是郁郁葱葱的黑松森林,此刻变成了一片巨大的半球形凹陷,直径至少有2.5公里,比青川河的凹陷大了一倍还多。凹陷的边缘围着一圈“整齐截断”的树干——那些原本高达二十多米的黑松树,像是被无形的刀从根部以上一米处切断,截面光滑得能映出人影,没有一丝纤维断裂的痕迹,甚至连树皮上的纹路都完整地保留在截面上,仿佛不是被“砍断”,而是被“从空间里抽离”了。
“这不是砍伐,也不是爆炸,”林月瞳走到一截断树前,用手指轻轻触摸截面,冰凉的触感让她打了个寒颤,“截面没有高温灼烧的痕迹,也没有机械切割的纹路——是空间层面的‘分离’,和青川河的情况一样,但规模更大。”
生态站的研究员老王撑着伞跑过来,他的实验服沾满了泥水,脸上全是惊魂未定的神色:“叶队,林博士,你们可来了!今早五点,雨刚小一点,我就看到森林上空闪了蓝光——和你们说的青川河的光膜一样,淡蓝色的,把整片森林都罩住了。我还没来得及报警,光膜闪了一下就没了,然后……然后森林就没了!”
叶云天顺着老王指的方向看向凹陷中心,雨水落在凹陷的内壁上,没有形成水流,反而像被吸附了一样,沿着内壁缓缓滑向中心,最后消失在凹陷底部。他蹲下身,将光谱仪的探头贴在凹陷边缘的土壤里,仪器屏幕立刻亮起——和青川河不同,这次的屏幕上,除了熟悉的虫洞特征能量曲线,还多了一些闪烁的彩色光点,像漂浮在黑暗中的萤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