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懂云天 作品

序章 实验室的湮灭

2025年夏末的海龙镇,空气里还残留着南海季风带来的潮湿。镇子边缘的山坳里,一座通体由哑光合金与防弹玻璃构筑的建筑静静蛰伏——这里是云天集团最核心的秘密实验室,没有挂牌,在集团内部的加密地图上,它的代号只有一个字:“月”。

实验室内部,冷白色的灯光照亮了近千平方米的空间。西侧的展示区里,悬浮着半透明的全息投影:流线型的“云翼-iii”飞行汽车模型正以0.5倍速演示垂直起降;几只搭载了脑机接口的机械臂在无菌舱内精准地缝合着蚕丝般纤细的导线;墙角的Ai机器人“小芸”正自动校准着一台能将室内温度恒定在±0.5c的可移动空调原型机。这些都是云天集团过去十二年里震惊业界的成果,每一项都足以改写一个细分领域的规则——而它们的缔造者,正站在实验室的正中央。

叶云天穿着一身深灰色的防静电制服,袖口挽到小臂,露出腕上那块林月瞳送他的、能同步实验室数据的智能手表。35岁的他,鬓角已经有了几缕不易察觉的银丝,但眼神里的光芒依旧像十多年前在青龙大学物理系实验室里那样,燃烧着对未知的执拗。他面前的平台上,停放着一台造型诡异的装置——“云月号”穿越机。

这台机器的主体是一个直径三米的环形金属架,架体上缠绕着淡蓝色的能量管线,管线尽头连接着二十个形态各异的核心部件:暗银色的方块、单片镜片、布满纹路的合金球、米粒大小的芯片……每一个部件的边缘,都被激光蚀刻着一串相同的字符:海龙镇海天街8号。

叶云天的指尖轻轻拂过那个暗银色方块,触感冰凉,带着一种不属于地球已知金属的细腻。他想起1998年的那个下午,8岁的他放学回家,家门口放着一个没有寄件人信息的纸箱,里面就是这个方块。从那天起,每年的同一天,都会有一个陌生快递准时出现在他家门口,里面是不同的零件。整整二十年,二十个零件,他从最初的好奇,到后来的习以为常,再到28岁那年——也就是云天科技创立第五年,他在一次整理旧物时偶然将两个零件靠近,它们瞬间产生了强烈的能量共鸣,那一刻,他才突然读懂了这些零件的语言:它们是一台穿越机的核心组件。

而最后一个快递,是2012年他从青龙大学毕业那天收到的——不是零件,是一张泛黄的图纸。图纸上用陌生的符号标注着组装方式,右下角同样印着“海龙镇海天街8号”。那一天,他在日记本上写下:“它们来自哪里?要带我去哪里?”

“云天,准备好了吗?”通讯器里传来林月瞳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叶云天抬头,看向实验室角落的观察室。玻璃后面,林月瞳穿着白色的实验服,手里牵着一对5岁的双胞胎。男孩叶阳光正踮着脚,扒着玻璃好奇地打量“云月号”,女孩叶晚晴则抱着妈妈的腿,小声问:“爸爸要坐那个大圈圈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