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离烟雨 作品

第25章 日本战后的“小情绪”(第2页)

会议的结果,对日本来说,简直是双重打击:

海军规模被“锁死”在第三位!会议最终通过了《五国海军条约》,规定了各国主力舰(战列舰、战列巡洋舰)的总吨位比例为美:英:日:法:意=5:5:3:1.75:1.75。这等于用国际条约的形式,明确规定了日本海军的实力上限只能是英美海军的60%!这让刚刚在日俄战争中打出威风、心气正高的日本海军情何以堪?感觉就像是被戴上了一副“黄金镣铐”,永远只能当英美海军的“小弟”,永远别想平起平坐!这对极度渴望得到“大国承认”和“平等地位”的日本来说,是难以接受的羞辱。海军内部更是群情激愤,觉得这是对“帝国海军”的极大侮辱!

吃到嘴里的山东权益,又被逼着“吐”了出来!除了在军舰吨位上被“卡脖子”,让日本人更窝火的是,在这次华盛顿会议上,美国佬还揪着之前巴黎和会遗留下来的山东问题不放,硬是逼着日本把之前从德国手里抢来的、并且在《凡尔赛和约》里(在中国拒签的情况下)已经“合法”转交到手的山东权益,还给中国!之前在巴黎,日本好歹还算捞到了一点面子(条约文本承认转交),这次在华盛顿,在美国的强大压力和“胡萝卜加大棒”(比如暗示将海军比例问题与山东问题挂钩)之下,日本代表团最终还是被迫让步。他们在会议期间(1922年初)与中国代表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答应从山东撤军,并将胶州租借地等主权交还中国(虽然保留了一些经济特权)。这等于说,日本在一战中趁火打劫捞到的最大一块陆地“战利品”,又被美国人给搅黄了!这两件事加在一起,让日本人觉得,美国不仅要限制它的海军发展,还要阻挠它在亚洲大陆的扩张,简直是“欺人太甚”!新仇旧恨(巴黎和会的怨气还没消呢)加在一起,日本国内(特别是军方和右翼势力)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不信任感和敌视情绪进一步加深。

后来在1930年的伦敦海军会议上,又进一步限制了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的数量,再次引发了日本海军内部的强烈不满,甚至导致了当时的日本首相滨口雄幸被右翼分子刺杀。这种被西方国家用国际条约限制自身发展的怨气,在日本军方和右翼势力中不断积累。

“暴发户”的心态:敏感、自大与好斗

经历了明治维新和几次对外战争的“成功”,又在国际舞台上遭遇了这一系列的“白眼”和“打压”,这时候的日本,心态就变得非常扭曲和复杂,特别像一个刚刚发了财、但又没啥文化底蕴、还特别怕别人瞧不起自己的“暴发户”。

极度敏感,自尊心爆棚:因为是后起之秀,又感觉一直被西方歧视,所以日本对任何可能被视为“不尊重”或“轻视”的言行都极其敏感。自尊心强到了有点病态的地步。谁要是在国际场合没给它足够的“面子”,它能记恨你一辈子。

又自大又自卑:一方面,它为自己迅速崛起、打败中俄而极度自大,认为“大和民族”是天选之子,理应统治亚洲;另一方面,面对西方列强的技术、文化和国际地位优势,它内心深处又可能隐藏着一丝自卑,总担心自己不被“主流”接纳。这种矛盾心态,让它既想融入西方主导的体系,又对这个体系充满了怀疑和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