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离烟雨 作品

第128章 不完美的胜利(第2页)

英军在东线的锡拉库萨和帕基诺方向,登陆过程异常顺利,很快就占领了港口。但港口设施遭到了德军的破坏,无法立刻投入使用。

但美军在西线的吉拉地区,却碰上了硬茬。德国第15装甲掷弹兵师的一部分兵力,在接到盟军登陆的消息后,迅速发动了反击。德军的坦克,一度冲到了海滩附近,对着那些正在卸载的美军登陆艇和装备,就是一顿猛揍,击毁了大量的登陆装备,给美军造成了不小的混乱和伤亡。但最终,在美军海军舰炮的猛烈轰击和后续部队的顽强抵抗下,德军的这次反击,也被打了回去。

登陆初期的混乱,还远不止于此。7月11日夜,就在美军还在艰难地巩固滩头阵地的时候,一场更大的悲剧发生了。当美军的后续空降部队乘坐着144架C-47运输机,飞临西西里岛上空,准备进行增援空投时,地面上的盟军防空炮手们(包括一些海军军舰上的炮手),因为情报传递的失误和过度的紧张,竟然把自家的飞机,当成了德国人的夜间轰炸机!

一时间,整个夜空都被密集的防空炮火给照亮了!曳光弹像一张死亡之网,罩向了那些毫无防备的美军运输机。23架C-47当场被击落,另有数十架被击伤,超过三百名美国伞兵,没死在敌人手里,却惨死在了自己人的炮火之下。

可以说,盟军在西西里岛的登陆初期,虽然从总体上看是成功的,但也充分暴露了其在空地协同、情报传递和多国部队指挥方面的诸多问题,赢得,实在是有点“磕磕-绊绊”。

面对盟军的强大攻势,西西里岛上的轴心国守军,又是怎样一副光景呢?

总指挥,是德国第14装甲军军长汉斯·胡贝将军。这位在东线战场上也算是一员悍将,虽然只有一条胳膊,但指挥起装甲部队来,却一点也不含糊。他手底下,主要有两支德国的精锐部队:一支,是部署在卡塔尼亚平原的“赫尔曼·戈林”空军装甲师;另一支,则是部署在岛屿中西部的第15装甲掷弹兵师。

至于意大利守军,虽然名义上有12个师,但就像咱们前面说的,士气低落,装备差,大部分在盟军登陆的头几天,就已经作鸟兽散,或者干脆就成建制地投降了,基本上指望不上他们能干啥。墨索里尼自作聪明地把很多西西里人组成的部队布置在这里,本意是让他们尽力保卫家乡,结果却适得其反。胡贝将军心里跟明镜似的,就凭手里这点兵力,要想把几十万盟军赶下海,那简直是痴人说梦。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节节抗退”,利用西西里岛多山、崎岖的地形,构筑一道又一道的防线,逐次阻击盟军,尽可能地拖延时间,为从岛上撤出有生力量和宝贵的技术装备,争取机会。

他的命令执行得极其严密,德军虽然也在不断后撤,但撤而不乱,边打边退,给追击的盟军,制造了巨大的麻烦和伤亡,充分展现了德军即便在防御作战中,也具备的强大战术素养。

按照最初的作战计划,巴顿的美国第七集团军,主要任务是当“配角”,掩护蒙哥马利的英军侧翼。可巴顿这位“牛仔将军”,哪里是那种甘于当配角的人?

他一看当面的意大利军队不堪一击,德军的主力又被蒙哥马利吸引在了东线,立刻就觉得,这是自己“建功立业”的“天赐良机”!他不顾盟军总指挥亚历山大将军“稳步推进”的命令,擅自决定,将其主力部队,兵分两路,向着岛屿的西北方向,发动了一次闪电般的、也是完全“自我授权”的快速突进!

巴顿的部队,进展神速!7月22日,他们就成功地占领了西西里岛的首府——巴勒莫。巴顿本人,更是坐着吉普车,在当地民众(他们把美军视为从法西斯统治下解放出来的“解放者”)的夹道欢迎和欢呼声中,耀武扬威地开进了这座城市,那派头,简直比罗马皇帝凯旋还风光。

占领了巴勒莫之后,巴顿更是“得寸进尺”,根本不理会亚历山大让他“原地待命”的电报,继续指挥部队,沿着崎岖的北海岸公路,向着最终的目标——墨西拿,全速推进!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抢在那个傲慢的英国佬蒙哥马利之前,第一个打进墨西拿!

巴顿的这种“擅权越线”的行为,自然是引起了英军方面,特别是蒙哥马利的强烈不满。亚历山大将军也多次给巴顿发电报,警告他不要“破坏协同”,要“服从命令”。但巴顿这头“犟牛”,根本就听不进去,依旧我行我素。

然而,就在巴顿的声望因为在西西里的“辉煌胜利”而达到顶峰的时候,一件极其不光彩的事件,却像一盆冷水,给他浇了个“透心凉”。

在一次视察野战医院的时候,巴顿看到一名患有“战斗疲劳症”(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战后心理创伤应激障碍”)的士兵,因为精神崩溃而在哭泣。巴顿一看,勃然大怒!他觉得,军人流血不流泪,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子?简直是“懦夫”!他当着所有人的面,不仅用极其粗鲁的语言辱骂了这名士兵,甚至还动手打了他两个耳光,并威胁要把他踢出医院。

这件事,很快就被随军记者给捅了出去,在美国国内引发了轩然大波!舆论哗然,很多人都谴责巴顿冷酷无情,缺乏同情心,不配当将军。这场“掌掴士兵”的风波,给巴顿的军事生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也让他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冷藏”了起来,失去了重要的指挥权。

就在巴顿在西线“高歌猛进”的时候,东线的蒙哥马利,却碰上了硬钉子。

他指挥的英国第八集团军,在试图突破卡塔尼亚平原、从东线直取墨西拿的时候,遭到了德军“赫尔曼·戈林”装甲师和伞兵部队的顽强抵抗。德军依托着埃特纳火山那崎岖复杂的地形,构筑了极其坚固的防御阵地,用精准的炮火和交叉火力,给英军造成了重大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