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集:《生丝品牌国际化》(第2页)
关于商会的领导权问题,就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有几位实力较强的生丝厂老板都希望能担任会长一职,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来领导商会。一时间,场面有些混乱。苏半城见状,赶忙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各位,我们成立商会的初衷是为了合作,而不是争权夺利。会长一职,应该由德高望重、有能力且愿意为大家服务的人来担任。我们不妨推选一位在行业内口碑好、经验丰富的前辈,这样大家也都能信服。”众人听了,觉得苏半城说得在理,于是经过一番讨论,推选了一位资历颇深的老掌柜担任商会会长,苏半城则被推选为副会长。
接下来,在商讨如何应对洋行的竞争策略时,大家也各抒己见。有人提议提高生丝价格,以增加利润空间;有人则认为应该降低价格,薄利多销,抢占市场份额。苏半城分析道:“提高价格,可能会导致客户流失,被洋行趁机而入;降低价格,虽然能吸引部分客户,但我们的利润会大幅减少,而且还可能引发恶性竞争。我觉得我们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我们国内生丝的附加值。另外,我们还可以联合起来,与洋行进行谈判,争取更有利的市场条件。”众人听了,纷纷表示认同。经过一整天的激烈讨论,商会章程终于初步拟定,合作框架也基本搭建完成。苏半城看着与会的同行们,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至少他们已经迈出了合作的第一步。
四、合作策略初实施
商会成立后,立刻着手实施各项合作策略。首先,他们统一了生丝的价格。苏半城和其他商会成员挨家挨户地走访生丝厂,监督价格的执行情况。一开始,还是有个别小厂为了眼前的利益,偷偷降低价格出售生丝。商会得知后,立即召开会议,对违规的生丝厂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按照商会章程进行了处罚。这一举动,让其他生丝厂看到了商会的决心,价格乱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在品牌建设方面,商会整合资源,共同打造了一个国内生丝的统一品牌。他们邀请了知名的设计师为品牌设计了精美的标识和包装,同时加大了宣传推广力度。苏半城利用自己之前积累的人脉关系,联系了上海的几家大报纸,为这个新品牌刊登广告。商会还组织生丝厂参加各种国内的商品展销会,展示国内生丝的优质产品和独特工艺。在一次上海举办的大型展销会上,国内生丝的统一品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商的关注,不少原本与洋行合作的客户,也开始对国内生丝产生了兴趣。
与此同时,商会组织了一个谈判团,由苏半城带队,与怡和洋行等外资进行谈判。在谈判桌上,苏半城义正言辞地指出洋行长期以来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要求他们尊重市场规则,公平竞争。洋行的代表们一开始还试图狡辩,但看到国内生丝行业如此团结,也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最终,双方达成了一些初步的协议,比如洋行承诺不再恶意压低生丝价格,国内生丝厂则获得了更公平的市场准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