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117集:社会责任担当(第3页)

苏晓的脸颊忽然发烫,听见陈屿在视频那头低笑。他刚落地北京,背景是机场的喧嚣,却特意走到安静角落:“看到了,”他的声音带着笑意,“孩子们眼光不错,向日葵的花语是‘沉默的爱’。”

夜风渐起时,苏晓站在办公室窗前,把一片银杏叶夹进螺髻山的规划图。图纸角落不知何时多了一行小字,是陈屿上午来送文件时写的:“教学楼前的梧桐树,要种成心形,等秋天落叶时,会像铺了一地情书。”她指尖划过那行字,想起多年前他在她毕业纪念册上写的话:“愿你永远有向光而生的勇气,而我,是你身后的影子。”

集团官网的公益专栏下,最新一条留言正在滚动:“路过城郊矿坑,看见穿西装的男人蹲在地上教老人编竹篮,他手腕上的表比竹篮贵十倍,可眼里的认真比篮子里的蒲公英还亮。突然明白,有些企业活该被爱,就像梧桐树活该接住落叶,向日葵活该朝着太阳。”

而此刻,苏晓的手机亮起,是陈屿的消息:“明早七点,机场见。铁锹和菜种我都备好了,另外……”后面跟着一张图片——他行李箱里,除了工装靴,还塞着一个丝绒盒子,里面躺着一枚设计成银杏叶形状的戒指,叶脉间嵌着细碎的钻石,像极了螺髻山孩子们画里的星光。

窗外的银杏林在夜色里沙沙作响,像是谁在低语。苏晓合上图纸,忽然觉得,所谓社会责任,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游戏。它是当你蹲下身时,看见泥土里钻出的嫩芽,听见孩子们数着向日葵籽的声音,更是当你抬头时,发现有人正陪着你,把公益做成了最长情的告白——就像这满地银杏叶,既是落在人间的星光,也是岁月写给大地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