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148集:全球布局深化(第2页)

三天后,苏晓站在莱茵河畔的杜伊斯堡港,看着装载碳纤维的货轮缓缓驶入内河。岸边的集装箱堆场里,智能导引车正按她设计的算法排列货物——红色箱体装着来自青岛的锂电池,蓝色箱体码放着柏林实验室的催化剂,而黄色箱体里的德国精密仪器,正通过区块链合约自动匹配着苏州总部的订单。

三、燎原圣保罗:亚马逊雨林的物流革命

里约热内卢的基督像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苏晓蹲在圣杜蒙特机场的货运区,看着无人机群从停机坪起飞。巴西合作伙伴马塞洛递来一杯瓜拉纳汽水,瓶身上的水珠滴在平板电脑的物流地图上,亚马逊雨林的绿色区块正被红色的配送点逐渐填满。

"苏,玛瑙斯的土着部落拒绝修路。"马塞洛的指尖敲着屏幕上的抗议照片,"他们说卡车会惊扰神灵。"苏晓拧开汽水瓶盖,看着气泡在阳光里爆裂——她想起在秘鲁考察时见过的吊桥运输,那些用藤蔓编织的索道曾让安第斯山的农产品走出深谷。

一周后,苏晓站在亚马逊河的支流旁,看着第一架货运无人机从树梢掠过。机腹下悬挂的太阳能板在雨林上空投下移动的光斑,而地面上,她设计的可降解空投箱正顺着天然河道漂流。当土着酋长看见无人机用gps定位避开神圣的榕树林时,脸上的图腾彩绘在篝火中泛起笑意,他将一根羽毛插在苏晓的笔记本上,那上面画着由无人机基站和独木舟码头组成的物流网络。

此刻在圣保罗的自贸区,智能分拣中心的机械臂正按肤色和语言分类包裹——葡萄牙语说明书的家电送往里约贫民窟,西班牙语操作手册的农机发往阿根廷边境。苏晓摸着分拣带上温热的金属,突然理解父亲说的"本地化不是妥协,是用对方的眼睛看世界",就像此刻亚马逊的朝阳,正透过无人机的螺旋桨,在她的咖啡杯里投下金色的年轮。

四、织网迪拜:沙漠中的数字绿洲

迪拜塔的玻璃幕墙在夕阳下熔成金水,苏晓站在朱美拉棕榈岛的跨海大桥上,看着自动驾驶货轮驶入人工港。阿联酋经济部长的电话在口袋里震动,对方用带着沙哈拉口音的英语说:"苏小姐,王室希望你们的光伏工厂能用上贝都因人的传统散热技术。"

她转身走进沙漠中的预制工厂,3d打印机正在打印带有阿拉伯纹饰的太阳能板支架。本地工程师阿里指着全息投影里的散热模型,那些模仿骆驼睫毛的百叶窗结构,能让电池板在50c的高温下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当第一束激光切割出带有几何花纹的铝合金时,苏晓听见传统铜器匠人敲击铜壶的声响从车间角落传来——他们正在为逆变器外壳錾刻防沙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