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集:碳关税的暗礁(第2页)
眼前的工厂,规模并不大,外观也显得有些破旧。但当苏明哲走进工厂内部,却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只见车间里,一台台先进的设备正在运转,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将纸浆废料投入机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后,一块块色泽均匀、质地坚硬的环保板材便生产了出来。
苏明哲兴奋地走到一块板材前,仔细观察起来。他发现,这种板材不仅表面光滑,而且散发着一种淡淡的原木香气。更重要的是,根据工厂负责人的介绍,这种板材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充分利用了纸浆废料,不仅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还实现了碳的负排放。也就是说,使用这种板材生产家具,不仅不会增加碳排放,反而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达到“负碳”效果。
苏明哲激动不已,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原材料。他立刻与工厂负责人展开谈判,希望能与对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经过一番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了合作意向。苏氏家具将成为这家板材厂在中国的独家代理,优先采购其生产的“负碳板材”。
回到国内,苏明哲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苏晓和公司高层。众人听闻后,都兴奋不已。苏晓紧紧握住苏明哲的手,感激地说道:“明哲,你这次可真是立了大功啊!有了这种‘负碳板材’,我们就有了应对碳关税的底气。”
然而,要将“负碳板材”应用到生产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苏氏家具现有的生产线,都是按照传统木材加工工艺设计的,要想使用这种新型板材,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改造。
改造生产线,意味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而且在改造期间,生产线将暂时停产,这将对公司的生产和销售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苏晓深知,这是苏氏家具转型的关键一步,必须果断决策。她毅然决定,投入5000万元资金,对生产线进行全面改造。
生产线改造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工人们加班加点,日夜奋战,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苏明哲更是亲自驻守在工厂,每天从早到晚,监督改造进度,协调各方资源。他深知,这次改造关系到苏氏家具的未来,容不得半点马虎。
与此同时,苏氏家具的竞争对手们,却还在为欧盟碳关税政策的合理性争论不休。他们有的认为,这是欧盟对中国家具企业的贸易壁垒,应该联合起来抵制;有的则抱着侥幸心理,希望政策能够有所调整,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规避关税。却没有一家企业像苏氏家具这样,积极主动地寻找应对之策。
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努力,苏氏家具的生产线改造终于完成。第一批使用“负碳板材”生产的家具也顺利下线。这些家具,不仅保留了苏氏家具原有的高品质和精美工艺,还因为使用了环保板材,散发着一种独特的环保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