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集:太空经济的萌芽(第2页)
苏晓的这番话,如同一记警钟,让整个团队深刻认识到太空家居设计的严苛要求。从那一刻起,团队成员们收起了些许的浮躁与大意,以更加严谨的态度重新审视每一个设计环节。
材料专家们开始对各类航天级材料进行地毯式筛选,研究它们在太空环境下的物理、化学特性。设计师们则反复修改设计方案,力求在保证功能性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结构应力集中,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性。工程师们不断优化3d打印参数,提升打印精度,每一次打印都进行详细的数据记录和分析。
三、反复试验,突破困境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太空家居组”陷入了漫长而艰苦的试验阶段。他们尝试了无数种材料组合和设计方案,却始终未能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一次次的失败,让团队成员们的压力与日俱增,不少人开始怀疑这项任务是否真的可行。
面对团队士气的低落,苏晓亲自来到实验室,鼓励大家说:“每一次失败都是向成功靠近的一步。爱迪生发明电灯,经历了上千次失败才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困难,与他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太空家居领域是一片全新的蓝海,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找到突破口。”
苏晓的鼓励如同强心剂,重新点燃了团队成员们的斗志。他们继续埋头苦干,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终于,在一次对新型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试验中,团队发现这种材料不仅具备出色的耐高温、耐低温性能,而且其强度和韧性也能满足太空家居的要求。
然而,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这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加工难度极大,传统的3d打印技术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成型。团队再次陷入困境,但此时的他们已经不再畏惧困难。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技术改进,工程师们终于研发出一种特殊的3d打印工艺,能够成功将这种材料打印成所需的家具部件。
四、月壤烧结,方案成型
解决了材料和打印工艺的问题后,团队又将目光投向了月球本土资源的利用。他们意识到,若能利用月壤制造家具,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从地球运输材料的成本,还能实现资源的就地取材,具有极高的可行性和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