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178集:维度跨越的设计(第3页)

“这是……”张师傅突然哽咽。

“是我们正在研发的‘传承系列’。”苏晓轻声说,“用现代材料复刻祖父当年的设计,保留关键的木质部件。上周测试时,发现这半块残片的共振频率和新椅子完全吻合。”

陈砚之的眼镜反射着柜体的光芒:“这就是弦理论最神奇的地方——物质会记住自己的本源。就像这些木头,无论经过多少岁月,总会朝着最初的频率振动。”

苏晓走到柜体前,此刻从某个角度看,木片正处于她女儿的工作室里,孙女正用3d打印机复刻上面的花纹。小姑娘的马尾辫晃来晃去,像极了当年祖父学徒时的模样。

“张师傅,还记得您刚进师门时,祖父怎么教您看木材吗?”苏晓忽然问。

老工匠点头:“记得,他说要看年轮的走向,看树结的位置,就像看一个人的经历。”

“现在我们能看得更清楚了。”苏晓伸出手,指尖穿过柜体的感应膜,仿佛触摸到了不同时空的木纹,“祖父说‘好家具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现在我们让时间住进了家具里。”

实验室的钟声响了八下,老式挂钟的齿轮声与柜体的弦振动频率奇妙地重合。陈砚之看着监测屏上的波形图,突然低声道:“你们听,时间在唱歌。”

众人静默聆听,仿佛真的听见无数细微的声响在空气中交织——那是1921年的刨木声,1943年的钢笔写字声,1985年的高考铃声,2023年的3d打印声,还有2147年的齿轮转动声。

苏晓想起祖父账本最后一页的话:“木会腐朽,人会老去,但手艺里的光阴,永远活着。”她看着眼前的四维空间柜,那些从不同角度看见的时光碎片,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从来不是守住过去,而是让每个年代的光芒,都能透过时间的棱镜,照亮未来的路。

柜体里,那半块木片的所有状态渐渐融合成一道柔和的光。张师傅擦了擦眼睛,发现自己的手正和苏晓、陈砚之的手重叠在感应膜上,三个不同年代的人,此刻触摸着同一段光阴。

“明天开始量产测试吧。”苏晓收回手,指尖还残留着弦振动的微麻感,“先做一百个样品,送给那些守护传统工艺的老匠人。”

陈砚之点头:“我会调整参数,让柜体稳定在安全阈值。”

“不用完全稳定。”苏晓笑了,“留一点可能性,就像祖父说的,太完美的木头,反而长不出独特的纹理。”

当众人离开实验室时,月光透过高窗洒在四维空间柜上。从某个角度看,柜子里多出了一把摇椅,苏承宗正坐在上面,手里拿着那支钢笔,对着虚空说:“丫头,这家具做得不错,有我们苏家的样子。”

而在另一个角度,摇椅上坐着白发苍苍的苏晓,她正给重孙女讲着木头里的时光故事,阳光穿过柜体的玻璃,在地板上投下无数跳动的光斑,像极了散落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