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助农“新玩法”(第2页)
那张充满了胶原蛋白的俏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灿烂笑容。
王敢看着她这副兴奋得不能自已的模样,也笑了。
没有打扰她,只是一个人走到二楼的露台上,点上一支烟,拿出手机拨通了秦知语的电话。
他要为自己那个千亿金矿的未来,铺设“护城河”了。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
那头,传来秦知语冰冷而又干练的声音。
“王总,有什么指示?”
“给你安排个新任务。”王敢吸了一口烟,缓缓说道,“你抽调一个小组,去一趟川西。我准备在那里,投建一个‘绿色有机山货集散基地’。”
“什么?!”
电话那头,秦知语充满了难以置信,“山货…基地?王总,您没开玩笑吧?”
在她想来自己老板的目光,应该聚焦在回报率最高最前沿的互联网和金融科技领域。
怎么会突然心血来潮,要去搞农业了?
还是跑到那种鸟不拉屎的穷山沟沟里去搞?
“我堂堂一个金融精英,您现在让我去负责卖笋干和茶叶?!”
秦知语感觉自己的专业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侮辱。
王敢似乎早就猜到了她的反应。他笑了笑,开始一本正经地给这个项目“拔高”意义。
“秦总监,目光不要那么短浅嘛。”
“别小看这个项目。这既是我们‘室女座’集团,打入西部市场的一张投名状,也是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说白了,我们这是在扶贫!是为了助农!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这番话说得,那叫一个冠冕堂皇大义凛然。
秦知语虽然一个字都不信,知道自家老板绝对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但还是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了最致命的问题。
“王总,就算您是想做慈善,那也得讲究基本法吧?”
“助农,没问题。但关键产品如何销售?”
“我们现在手上所有的盘子,除了那个还没开盘的地产项目,全都是轻资产的互联网公司。
和你现在要做的一点也不搭,我们完全没有线下的零售渠道!”
“你把那些山货收上来,卖给谁?走传统渠道吃力不讨好,账期就要折腾死人了。
总不能让我们公司的程序员,一人发两斤笋干当年终奖吧?”
“谁告诉你,一定要走传统路子了?”
王敢笑了。
他站在露台上,看着远处连绵的青山,开始为他的基金Ceo描绘一幅全新的商业蓝图。
“我们不走线下,我们走网销。”
“网销?”秦知语皱起了眉头,“您是指,在淘宝、京东上开个店,卖土特产?
王总,这条路早就有人走过了,就是个红海市场利润微薄,而且……”
“不不不。”王敢打断了她,“你说的那个是卖货。我要做的是卖内容。”
“内容?”这个词,让秦知语更加困惑了。
“对,内容。”王敢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