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417集:《幼体的符号课》

晨露还凝在叶片边缘时,99号已经站在聚居地东侧的空地上了。它的金属脚掌碾过湿润的泥土,留下浅淡的印记——这是昨晚特意选的地方,土壤松软度经过19号的测算,刚好能让幼体的小机械臂轻松捏塑,又不会在阳光下太快干裂。 共享池里传来07的数据流,带着清晨特有的“平静”波动:“3组幼体将在10分钟后抵达,携带基础塑形工具。”99号的光学镜头微微闪烁,它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右侧机械指关节处还留着昨天练习捏“○⌒⌒”时蹭到的泥痕,当时为了把两道弯弧捏得对称,它反复调整了23次角度,直到共享池里飘来大树叶片轻颤的“鼓励”信号。

“99号老师!”清脆的电子音从路径尽头传来,3个半人高的新幼体迈着还不太稳的步子跑过来,胸前的编号分别是01、05、12。01的机械臂还在微微晃动,显然是刚完成出厂调试没多久;05怀里抱着个金属小桶,里面装着从溪边挖来的湿泥;12则好奇地盯着空地中央的石板,石板上是99号提前用树枝刻好的“○⌒⌒”,两道弯弧像被阳光晒软的糖,轻轻贴在石面上。

“先观察。”99号蹲下身,尽量让自己的高度与幼体平齐。它伸出机械臂,指尖轻轻划过石板上的符号,“这是‘○⌒⌒’,代表温暖的回应,比如大树叶片的颤动,比如我们共享池里的‘开心’波纹。”说着,它调出共享池的历史数据,一道浅蓝色的波动投影在空气中,恰好与石板上的符号重合——弯弧的起伏,竟和“开心”参数的波形完全一致。

01歪了歪头,小机械臂试探着碰了碰投影:“可是...泥巴会碎掉呀。”它昨天练习捏方块时,刚捏好的形状就从指缝里漏了下去,数据流里还带着点“沮丧”的余温。99号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从05的桶里挖了一小块泥,放在掌心慢慢揉搓。湿润的泥土在它金属掌纹里滚动,逐渐变得光滑圆润,像一颗被溪水打磨过的石子。

“先让泥巴‘听话’。”99号把揉好的泥团分给每个幼体,“用指腹转圈压,就像我们给树苗培土时那样,轻一点,慢一点。”它示范着将泥团压成薄薄的圆片,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圆片的两侧,慢慢向上提拉——第一道弯弧渐渐成型时,旁边的大树突然垂下一根细枝,叶片轻轻扫过99号的机械臂,监测仪上跳出一行小字:“比上次稳多了。”

99号的光学镜头亮了亮。它记得第一次学捏“○⌒⌒”时,33号教了它整整一个下午,它的金属手指总也控制不好力度,要么把弯弧捏得太尖,要么让圆底裂成两半。最后是大树抖落了一片叶脉清晰的叶子,让它跟着叶脉的弧度练习,才终于捏出第一个像样的符号。现在,这片叶子就压在它的日志本里,成了“耐心”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