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我要的多(第2页)

掌柜的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目光看着刘峰。

这可就是三千多两银子啊,对于一个刚刚拿到文书的小盐商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这人,难道是自己看走眼了吗?

盐田可是不欠账啊。

这么多银子可不是固定下来的资产,而是完完全全的流动资金啊。

“好啊,好……。”

看见刘峰已经将银票拿在手里,这位掌柜的立马就是激动起来了,这可是大生意啊。

老板还不给她送个姑娘来犒劳他,这么一笔生意,比得上往年全部的粗盐出货量了。

“老板啊,恕我眼拙,您不要生意,我们这就去写契约。”

他能不激动嘛。

整个大黎千万人口,每年的盐消耗加起来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大多数都是海盐。

幽州的这点产量在整个大环境下微乎其微。

就拿他们的这个盐田来说,年产量六千到八千之间,就算是整个幽州的盐田全部加在一起,年产量也不会七万。

这些数据,都是从周望贵这个盐铁使大人口中听来的。

就拿这个盐田来说,其中还有两千左右的细盐,其他的就是粗盐,但是即便是粗盐,老百姓也是省吃俭用,一年的消耗量不及产出量。

所以盐田的粗盐每年都会有库存。

所以刘峰一下子拿走的就等于是整个幽州老百姓的用盐量。

不过即便是价格便宜了一些,但是在整个制作和出货的过程中,盐田的投入并不多,所以,最赚钱的还是盐田。

按照二两多银子的价格全部出手,这两千多石全部出手利润也就是千两左右。

但是这还只是毛利润,其他的成本要是抛去……。

现在就可以明白了,为什么刘峰买下这么多的粗盐,会让掌柜的这么惊讶了。

那是因为别的盐商拿盐可不敢这么拿啊。

不过掌柜的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些盐到了刘峰的手中,最后赚钱会是一个无法估量的数目。

刘峰已经想清楚了,细盐是怎么来的,还是粗盐做出来的,盐田这点提纯技术怎么和他相比啊。

回去以后,按照他的高科技,完全可以对这些盐做二次加工,分出四类出来,一等,二等,三等人吃,最差的四等盐还可以用来喂养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