羿T 作品
第228章 烧制过程
这种高温烧制还能够使瓷器的坯体更加坚固,提高其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从科学原理的角度来看,高温促使坯体中的各种矿物质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例如,坯体中的石英在高温下会发生晶型转变,由低温下的α - 石英转变为高温下的β - 石英,这种转变会使坯体的结构更加紧密。
同时,坯体中的长石类矿物在高温下会逐渐熔化,像液态的胶水一样填充在其他矿物质颗粒之间,从而进一步增强坯体的致密性。
这种致密的结构使得瓷器在日常使用中,无论是与其他物体的摩擦还是接触各种化学物质时,都能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据相关研究表明,经过1300c以上高温烧制的凤耀国瓷器,其耐磨系数相较于普通烧制温度下的瓷器可提高约30%,抗腐蚀能力也有显着提升。
在烧制过程中,窑内的气氛控制也至关重要。气氛的不同会对瓷器的发色、釉色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例如,在烧制青花瓷时,需要还原气氛,即窑内的氧气含量较低。这是因为青花瓷的青花发色依赖于钴料在还原气氛下的反应。
钴料中的金属离子在还原环境下会发生价态的变化,这种价态变化是青花发色纯正、鲜艳的关键因素。
通过控制窑内的通风量、燃料的供给等因素,营造出还原气氛,这样才能使青花瓷的青花发色纯正、鲜艳。
从通风量的控制来说,工匠们需要精确地调整通风口的大小,以确保进入窑内的空气量恰到好处。
这一过程需要极高的精准度,通风口大小的调整幅度可能仅仅在几毫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