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畔采薇 作品
第49章 遇仙记
话说在大明万历年间,南阳府镇平县城曾家街,有位名叫曾观文的少年,他的故事在当地可是传得沸沸扬扬。曾观文自幼失去双亲,孤苦无依,但他硬是靠亲戚邻里的接济,勒紧裤腰带,每天只吃两顿饭,也要坚持在学堂里苦读。他聪明绝顶,过目不忘,深受先生和同窗的喜爱。
每天上午放学后,曾观文总会在城里的大户人家门口讨些剩饭剩菜,然后跑到城北的护城河边,一边啃着干粮,一边温习功课,背诵诗文。这样的日子,他日复一日地过着。有一天上午,他正在护城河边读书,忽然发现地上有一个小包袱。他好奇地打开一看,里面竟是白花花的银子,足足有三十两!
曾观文心想,这失主一定急坏了,于是他决定在此守候,等待失主前来认领。不一会儿,就来了一个人,东张西望,像是在找什么东西。曾观文上前询问,那人却说丢的是个装有馒头的包袱。曾观文一听,就知道这人不是失主,便让他离开了。又等了一会儿,终于来了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带着一个书童。老者说他也丢了一个包袱,里面装着三十两纹银。曾观文一听,立刻把包袱还给了老者。老者感激涕零,随手掏出一锭银子要感谢曾观文,但曾观文却坚决不受。
这位老者其实是微服私访的史学院大人,他被曾观文的拾金不昧所感动,便邀请他到茶院叙话。曾观文虽然很想前往,但想到还要上学,便婉言谢绝了。史学院见曾观文聪明伶俐,知书达礼,非常喜欢他,便和他聊起了天。聊着聊着,史学院随手在纸上画了一个小圆圈,问曾观文能不能在里面写上1000个字。曾观文不假思索,提笔就在小圆圈里工工整整地写上了1000个字。史学院一看,大惊失色,对曾观文的才学更是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