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出主意

人口就是劳动力。

在大夏这个以农耕为主的社会里,劳动力越多代表生产力越强。

但是一下子突然涌入这么多人。

如何安置就成了个大问题。

没有正经工作的话,一帮人聚在一起很容易寻衅滋事。

“江娘子请讲?”

高县令正在为怎么安置流民发愁。

听着江思月好像有什么好办法。

于是谦虚的放低了姿态,做洗耳恭听状。

江思月于是道:

“这木薯虽好,可是毕竟有毒。

要是放任所有百姓都可以处理,难免会出纰漏。

不如由县衙牵头,办个处理作坊。

就征用那些流民做劳力。

而且木薯易种,不挑土质肥力。

大人可以将那无主的荒山分划出来,让流民们开垦种植。

又或者咱们县中的水沟水渠,官道乡道……

只要是用劳力的地方,都可以征用流民。

以粮食为工钱,先暂时安置。

等到春稻收割,缓解了这阵子压力。

再想办法慢慢安置他们。”

高县令听得十分有道理。

“怪不得邓知府总让我向江娘子请教,这些办法的确可行。

但是……”

他又有些为难。

看着江思月道:

“目前县衙的财政状况可真正是很堪忧。

虽然查抄了康县令一大笔。

但大部分都让邓知府上报给带走了。

所以就……”

这要是现申请也来不及。

还是要问问江思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江思月想了想。

问:

“高县令可知道咱们县里野生的木薯储量为多少?”

安置流民的话。

粮食最关键。

县衙的储备不太多。

那就只好寄希望于木薯。

木薯种植的话需要八到十个月的周期,不能短时间就见成效。

所以还要摸一下野生木薯的储量。

榕树镇这边就不用想了。

去年一年茶饮铺的消耗,基本把野生木薯给霍霍完了。

让二栋在山地上偷摸种了一些。

也得等到秋收的时候才能收。

高县令摇摇头,他也不知道。

“不过我可以召集县里的里正村长们问一下。”

江思月又道:

“办木薯处理厂的事我可以承担。

但需要知道够不够供给流民民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