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二十斤粮票,饥饿年代的硬通货!
事实证明,秦奋那个看似“土法上马”的夹具,效果出奇的好。在王师傅随后加班加点赶工的五个轴承座毛坯上,试验结果惊人地一致:内孔尺寸稳定地控制在h7公差带的中上游,圆度误差稳定在0.01以内,表面粗糙度也得到了显著改善。连续五件产品全部合格!这在之前是根本不敢想象的。
当最后一件合格品从车床上取下,陈工拿着百分表仔细复核完数据后,激动地一挥手:“成了!就用这个方法!老王师傅,李班长,辛苦你们了!今天晚上我请客,去厂门口小馆子搓一顿!”
“哈哈,陈工客气了!能解决问题就好!”李班长也是满脸喜色,这压在心头好几天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王师傅更是咧着嘴笑:“主要是这小子脑子活泛!咱们这些老家伙,有时候思想是僵化了点。”他赞许地看了一眼站在旁边,脸上还带着些许油污和汗水的秦奋。
周围的工人们也爆发出由衷的赞叹和掌声。困扰大家几天的难题,居然被一个刚来不久的学徒工用一个简单的“小发明”给解决了,这事透着点传奇色彩,也让大家对这个平时不太起眼的小伙子刮目相看。
“秦奋,你小子可以啊!”
“真人不露相!”
“以后得多跟你学学,脑子怎么长的!”
各种善意的玩笑和夸赞涌向秦奋,让他有些不好意思,黝黑的脸上泛起一层红晕,只是嘿嘿地笑着,不知道该说什么。
陈工走到秦奋面前,表情严肃了些,但眼神里的欣赏却是掩饰不住的:“秦奋,这次你立了大功!这个技术改进虽然不大,但非常关键,直接解决了我们手扶拖拉机项目的瓶颈问题。按照厂里的规定,对于提出有效合理化建议、解决生产难题的,是要给予奖励的。”
他顿了顿,看向李班长:“李班长,这事得尽快报上去。秦奋是你们车间的学徒,具体的奖励章程你们应该比我熟。”
李班长立刻点头:“陈工放心,这事我肯定给秦奋办妥!这是实打实的贡献,必须奖励!我明天就写报告,交到生产科和工会去。”
在八十年代的国营工厂,技术改进和合理化建议是受到鼓励的。虽然很多时候流于形式,但对于这种确实解决了实际难题、产生了明显效益的改进,厂里还是有一套奖励机制的,通常是发放一笔奖金,并在车间或者全厂通报表扬。
秦奋听到“奖励”两个字,心脏不由得加速跳了跳。他最关心的,自然是新手任务里那个“额外合法收入10元”的目标。这次改进的效果这么明显,奖金应该……不会少于10块钱吧?
夜色已深,兴奋的人群渐渐散去。陈工拉着李班长和王师傅要去“搓一顿”,也热情地邀请了秦奋。秦奋婉拒了,他现在归心似箭,想赶紧回到宿舍,好好消化一下今天的经历,更重要的是,看看系统那边有没有什么动静。
临走前,刘国栋师傅特意叫住了他。
昏暗的灯光下,刘师傅的表情有些复杂,他递给秦奋一个还带着余温的馒头:“拿着,垫吧垫吧,忙活一晚上肯定饿了。”
“谢谢师傅。”秦奋接过馒头,感觉心里暖暖的。
刘国栋看着他,沉默了一下,才缓缓开口:“秦奋,你今天……干得不错。”这位一向严厉、吝于夸奖的老师傅,能说出这句话,已经是极高的评价了。
“但是,”他话锋一转,“技术是把双刃剑。今天你露了脸,是好事,但也要记住,枪打出头鸟。以后做事,要多看,多想,更要懂得藏拙。咱们工人,踏踏实实把活干好是本分,但厂里的事,有时候不光是技术那么简单。”
秦奋心中一凛,他明白师傅这是在提点他。国营厂里人际关系复杂,有时候太过冒头未必是好事。他认真地点点头:“师傅,我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