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10章 野心萌芽,工业霸主梦!

红星机械厂的大食堂,永远弥漫着一股混合着蒸汽、饭菜和淡淡机油味的气息。时值中午,正是人声鼎沸的时候。工人们端着搪瓷饭盆,排着长队,依次打取着今天的午餐。白案窗口是雷打不动的玉米面窝头和白面馒头,后者供应量有限,需要用细粮票,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前者。菜案窗口则是一大桶看着就没什么油水的白菜炖土豆,唯一的荤腥是飘在汤面上零星的几点肉末,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旁边还有一小盆咸菜疙瘩,供人免费取用。

秦奋排在队伍里,看着前面工友饭盆里那黄澄澄的窝头和寡淡的菜肴,胃里不禁泛起一阵空落落的感觉。穿越过来这段时间,他正在努力适应这种粗粝的饮食,但身体深处对营养的渴望,却不是靠意志力就能完全压制的。尤其是在新手任务完成后,身体状态得到初步改善,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似乎也更强烈了些。

“嘿,听说了吗?供销社那边好像来了点处理布,颜色还行,就是要布票不少。”

“真的假的?我家那口子念叨好久了,闺女大了,想做件新衣裳,就是没票。”

“谁家不是?现在啥都要票,光有钱都没用。这肉票一个月就那么几两,家里几张嘴等着,哪够吃?”

“可不是嘛,上回我跑了趟乡下亲戚那,好不容易才换了点鸡蛋回来,宝贝似的。”

排队的工人们低声交谈着,话题离不开吃穿用度,言语间充满了这个时代特有的对物资匮乏的无奈和精打细算。粮票、布票、肉票、油票、糖票、煤票……各种各样的票证,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构成了八十年代初城市居民生活的基础。

秦奋默默听着,心中感慨万千。这就是他所处的时代——一个物质相对匮乏,计划经济占据主导,生活必需品需要按计划分配的时代。他兜里揣着的那十五块钱奖金,在这里已经算是一笔不小的“横财”,足以让许多家庭羡慕。但他也清楚,如果没有相应的票证,这笔钱能买到的东西也相当有限。

轮到秦奋,他用饭票和粮票换了一个白面馒头和一份菜,没要窝头。虽然馒头比窝头贵一点,但他现在需要补充体力,而且,他有这个“资本”。

找了个角落坐下,慢慢啃着馒头,嚼着炖得软烂但几乎没什么味道的白菜土豆。即使是这样简单的饭菜,他也吃得很认真。他知道,在这个年代,能吃饱饭,已经是一种基本的幸福。

与物质匮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个时代同样存在的,甚至可以说是汹涌澎湃的机遇。

秦奋的脑海里,再次浮现出系统界面中那些大部分呈灰色、显示“权限不足”的模块和技术条目。那里面蕴含的知识和可能性,与眼前食堂里工人们为几尺布票、几两肉票而发愁的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匮乏,往往也意味着机会。

正因为普遍的技术落后和效率低下,任何一点超越时代的技术、哪怕只是更优化的工艺、更巧妙的设计,都能产生巨大的效益。他这次改进的那个小小夹具,不就解决了整个车间的难题,为他赢得了宝贵的启动资金和系统积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