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财源滚滚,实力初显(第2页)
他没有立刻休息,而是拿出带来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以及一个简易但有效的、利用杠杆放大原理自制的同轴度检测仪,开始对成品进行严格的检验。
直径:1.502毫米,在公差带内。
深度:8.05毫米,合格。
同轴度:用检测仪反复测量了几次,最大的偏差读数显示在0.006毫米左右,优于图纸要求的0.008毫米!
光洁度:虽然没有专业的粗糙度仪,但凭着他多年练就的手感和经验,以及在灯光下仔细观察孔壁的反光,可以肯定,ra0.4的要求绝对达到了,甚至可能更好。
“成了!”秦奋心中一块大石落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然只是第一个,但证明了他的工艺路线和设备能力是可行的!
接下来的时间,他一鼓作气,将剩下的九件毛坯全部加工完成。期间又废掉了一件,最终成功得到了八件完全合格的成品。成功率达到了80%!这与三分厂超过60%的废品率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当时钟指向凌晨四点多的时候,秦奋终于完成了所有的加工和检验工作。他将那八件闪烁着金属光泽、凝聚着他心血和技术的导丝钩小心翼翼地用干净的棉布包好,放在一个干净的铁盒里。
……
第二天下午,秦奋准时出现在了三分厂马主任的办公室门口。他一夜没怎么睡,眼眶有些发红,但精神却异常亢奋,手里紧紧攥着那个装着八件成品的铁盒。
马主任显然也没怎么休息好,眼袋浮肿,看见秦奋,劈头就问:“怎么样?小秦,弄……弄出来没有?”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期待。办公室里还有几个看似是车间技术员和老师傅的人,也都好奇地望向秦奋。
秦奋没有多说,只是将铁盒放在马主任的办公桌上,打开:“马主任,您看看。”
马主任连忙拿起一个导丝钩,凑到窗户边,对着光线仔细看了起来。他先是惊讶于零件整体的光洁度和规整度,比他们自己做的那些歪歪扭扭的废品强了不止一个档次。然后,他的目光聚焦在那几个关键的小孔上。
“这……这孔壁……好亮!”旁边一个戴眼镜的技术员也凑过来看,忍不住低呼一声。
马主任拿出随身携带的放大镜,对着小孔仔细观察,又用手指捻了捻,感受着零件的质感。他的表情从最初的审视,慢慢变成了惊讶,最后化为一种难以置信的惊喜。“走!去检验科!”马主任猛地一拍桌子,拿着零件就往外走,其他人也呼啦啦地跟了上去。
三分厂的检验科,设备自然比不上总厂,但也配备了一些基本的测量仪器,包括一台投影仪、几台精度还不错的千分表和杠杆百分表,还有一个用来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比较仪。
检验科的老师傅姓王,是个一丝不苟的老头。他接过马主任递来的零件,也有些惊讶于这零件的外观质量,但还是按照流程,开始进行严格的检测。
他首先将零件固定在投影仪的工作台上,将小孔的影像放大几十倍,用来检查孔的圆度和直线度。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孔的边缘光滑、滚圆,没有明显的波纹和变形。
然后是同轴度检测。王师傅用厂里精度最高的杠杆百分表,配合v型块和顶尖,小心翼翼地测量着几个小孔之间的相对位置。表针的摆动幅度极小,看得周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怎么样?老王?”马主任忍不住催促道。
王师傅抬起头,扶了扶老花镜,脸上带着惊讶的神色:“老马,这……这同轴度,我反复测了几次,最大偏差……好像不到0.006毫米!”
“多少?!”马主任以为自己听错了。
“不到六个u!”王师傅加重了语气,“比图纸要求的八个u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