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60章 七十二小时,不眠不休!(第2页)

秦奋吸了口烟,缓缓吐出烟圈,看着钱有才,语气诚恳地说道:“钱老板,实不相瞒,今天来找您,不是为了要货,是想跟您商量个事儿,或者说,是想请您帮个忙。”

钱有才脸上的笑容微微收敛了一些,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打量着秦奋:“哦?秦厂长但说无妨。只要我老钱能帮得上的,一定尽力。”他心里却在快速盘算,这个年轻厂长一向爽快,今天这般郑重其事,所求之事恐怕不小。

秦奋没有绕圈子,他将自己工厂目前订单饱满、急需扩大生产,但自有资金积累速度跟不上扩张需求,尤其是银行贷款因为缺乏抵押担保而碰壁的情况,简明扼要地和钱有才说了一遍。他没有过分渲染困难,而是着重强调了工厂良好的发展势头和未来的潜力。

“……所以,钱老板,”秦奋看着钱有才的眼睛,语气十分真挚,“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原材料占款太多。我想跟您商量一下,以后从您这里拿货,能不能……给我们星辰厂一个短暂的账期?比如,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结一次账?我知道这不合规矩,也增加了您的风险。所以,我愿意在原来的价格基础上,每吨钢材或者每批配件,给您加一点利息,算是对您资金占用的补偿。您看……”

钱有才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他没有立刻回答,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有些难以捉摸。

赊账?这在他们这个圈子里,是极其敏感的事情。尤其是在这个年头,三角债普遍,跑路、赖账的事情屡见不鲜。他钱有才做生意,靠的就是现金流快速周转,薄利多销。把货赊给别人,就等于把自己的钱压在了别人手里,风险太大了。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秦厂长,你的难处,我理解。做实业不容易,尤其是你们私营的,起步更难。银行那帮人,眼睛都长在头顶上,嫌贫爱富,靠不住。”他先是表示了理解和共情,话锋一转,“但是,赊账这个事儿……你也知道,我这是小本经营,全靠资金转得快。你这一开口,就是一个月账期,这……风险确实不小啊。万一……”

秦奋知道关键时刻来了。他没有急于辩解或者画饼,而是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沓东西,放在八仙桌上,推到钱有才面前。

“钱老板,您先看看这些。”

那不是什么正式的财务报表,银行不认的东西,钱有才也未必看得懂。那是一叠厚厚的订单合同复印件,最近三个月的出货单据汇总,还有几封来自重要客户的表扬信,信中对星辰厂产品的精度、质量和交货期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其中一封,甚至来自于本省一家颇有名气的国营大型机床厂的采购科,称赞星辰厂加工的某个关键传动部件,解决了他们进口替代的一大难题。

秦奋指着那些单据说:“钱老板,您看,我们厂现在的生产任务非常饱满,而且合作的都是像红星无线电厂、省机床厂这样的大单位,回款是有保障的。我跟您赊账,不是因为没钱付,而是想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扩大生产上。只要能缓上半个月、一个月,我这边就能多接一倍的活儿,多用您一倍的料!这对您来说,不也是一个更大的生意吗?”

他又补充道:“我知道您担心风险。这样,咱们可以先从一小步开始。比如,这个月我从您这儿正常拿货,现款结算。下个月,您先给我发一半的货,算赊账,半个月后我保证连同另一半的货款一起结清。如果这次没问题,咱们再慢慢把账期放开一点,额度也提高一点。您看这样行不行?这既是给我一个机会,也是给您自己一个考察我的机会。如果您觉得信不过我秦奋,信不过我们星辰厂,那就算我没说。”

钱有才仔细地翻看着那些合同和单据。他虽然不懂复杂的财务,但订单量、客户的名字、信件上的红头和公章,这些他是认得的。尤其是省机床厂那封表扬信,分量不轻,他心里快速地盘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