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系统推演,囤货的抉择!
“时代的疯狂……”秦奋放下手中的报纸,上面连篇都是对股票、认购证的热议。字里行间,既有对新生事物的期盼,也有对投机狂潮的忧虑。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也从家长里短、粮油价格,悄然转向了“股票”、“原始股”、“认购证”这些时髦而又神秘的词汇。一夜暴富的神话,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刺激着每一个渴望改变命运的人。秦奋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自己不能被这股狂热冲昏头脑,但也绝不能错过这趟时代的列车。星辰厂的“十亿目标”犹在耳边,那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他对未来的承诺和野心。而要实现这个目标,资金是第一道难关。
“资金的问题,我已经基本解决了。”秦奋在一次与苏晚晴的碰头会上说道。他并没有动用星辰厂的流动资金,那是企业的生命线。他通过个人多年积蓄,加上以个人名义向银行抵押贷了一笔款项,凑足了近一百五十万元的“种子基金”。这笔钱,在1992年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即便是对于身家已经数千万的秦奋而言,也是一次不小的冒险。他将这笔资金单独设立了一个账户,严格与星辰厂的财务分开。
“秦厂长,厂里和红星总厂那边,我通过一些老同事、老关系打听了一圈。”苏晚晴将一份记录递给秦奋,“确实有不少人手里有‘92版上海股票认购证’,大部分人当初都是单位组织的,每人几张,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东西到底有多大价值,或者家里急用钱。我按照您的指示,溢价收购,目前已经收到了三百多张。”
“三百多张?”秦奋眼睛一亮,这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一张认购证面值30元,但里面含有100个抽签号,每一个抽签号都代表着一次中签购买原始股的机会。三百多张,就意味着三万多个抽签机会。
“是的,价格从五十元到一百元不等,平均下来大概七十元一张。总共花费了两万多元。”苏晚晴汇报道,“不过,消息传开后,愿意出手的人就少了,很多人也开始观望,或者想等更高的价格。”
秦奋点了点头,这很正常。信息一旦扩散,价格自然水涨船高。能以这个价格收到三百多张,已经算是占了先机。
“很好,晚晴,这件事你办得不错。后续如果还有人愿意出,只要价格不是太离谱,都可以继续收。”秦奋指示道,“但不要声张,尽量低调处理。”
内部收购的数量毕竟有限,大头还是要从市场上想办法。秦奋将目光投向了刘小虎。
“小虎,这次有个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秦奋将刘小虎叫到办公室,神情严肃。
刘小虎一听有任务,立刻挺直了腰板:“秦哥,您尽管吩咐,上刀山下火海,我刘小虎绝不含糊!”
秦奋笑了笑,示意他坐下:“没那么严重。我需要你去一趟上海,帮我办件事。”
他将认购证的事情向刘小虎详细解释了一遍,包括其潜在的价值和风险,以及目前市场上的疯狂状况。
“……这东西,现在被炒得很热,但真正懂的人不多。我给你一百万现金,你带上几个信得过的人,去上海,想办法给我收购‘92版股票认购证’,越多越好。但是,”秦奋话锋一转,加重了语气,“安全第一!资金安全,人身安全,都要保证。第二,要低调,不要引起不必要的注意。第三,只收真货,注意辨别真伪,市场上鱼龙混杂,别被人骗了。价格方面,可以灵活掌握,但也要有个上限,不能当冤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