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危机变商机,利润翻番!(第2页)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秦奋站起身,在房间里踱着步,“我们必须尽快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集团化管理体系。明确总部的战略定位、各个子公司的权责分工,以及相互之间的协同机制。否则,‘星辰加速度’带来的,可能不是辉煌,而是失控。”
“秦厂长,您有什么具体的设想吗?”苏晚晴问道。她知道,秦奋一旦开始深入思考某个问题,往往意味着星辰厂又将迎来一次重要的变革。
“首先,我们要强化总部的战略规划、投资决策、财务监控、人力资源和技术研发等核心职能。”秦奋伸出一根手指,“总部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事无巨细地插手各个基地的具体运营,而是要专注于制定集团的整体发展战略,把握好投资方向,管好钱、用好人、引领技术创新。”
“其次,要赋予各个生产基地更大的经营自主权。”秦奋伸出第二根手指,“每个基地都要成为独立的利润中心,由其负责人对经营业绩负总责。总部对他们的考核,主要看投入产出比、市场占有率、技术创新成果等关键指标。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要建立一套标准化的运营管理体系。”秦奋伸出第三根手指,“包括统一的财务制度、质量管理标准、采购流程、信息化管理平台等等。这样才能保证集团内部信息畅通、资源共享、风险可控。”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人才梯队培养。”秦奋的语气格外郑重,“星辰厂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是我们这支能打硬仗、敢于创新的团队。未来,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我们需要更多的优秀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培养和晋升机制,让有能力、有贡献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真正把星辰厂打造成一个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就人才的平台。”
苏晚晴认真地听着,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要点。秦奋的这些思考,虽然还只是初步的框架,但已经为星辰厂未来的集团化运作,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秦厂长,您的这些设想,非常具有前瞻性。”苏晚晴说道,“要实现这些目标,恐怕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组织架构进行一次比较大的调整。”“没错。”秦奋点了点头,“我计划在1995年上半年,正式推动星辰厂的集团化改组。成立‘星辰控股集团’作为母公司,下设若干个专业化的子公司或事业部,分别负责不同的业务板块和区域市场。”
这个想法,已经在秦奋的脑海中酝酿了许久。随着星辰厂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从最初的精密机械加工,到后来的精密模具、自动化设备、农业机械、矿山设备,再到如今涉足重型装备,单一的工厂制已经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只有通过集团化的架构,才能更好地整合资源,发挥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
“成立控股集团?”苏晚晴的眼睛亮了起来。这无疑是星辰厂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是的。”秦奋肯定地说道,“控股集团将作为整个星辰系的‘大脑’和‘心脏’,负责战略决策、资本运作、品牌管理和核心技术研发。各个子公司则像是集团的‘四肢百骸’,在各自的领域内精耕细作,为集团贡献利润和增长。”
【系统提示:宿主提出集团化改组战略,符合企业发展规律。“企业管理模块”自动生成“集团化组织架构设计方案(初级版)”,供宿主参考。】
【“集团化组织架构设计方案(初级版)”:建议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和总裁办公会作为集团核心决策和管理机构。根据业务关联性和市场区域,可初步设立:精密制造事业部、智能装备事业部、重工事业部、农业与矿山装备事业部、华北区公司、华东区公司、华南区公司、华中区公司、西南区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