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政策绿灯,特事特办(第2页)
王建国深有同感:“秦总说的是。就拿我们精密机床来说,一些高等级的铸件、特种钢材、精密轴承,还有数控系统的部分核心部件,我们主要还是依赖几家国内外的老牌供应商。这些年虽然合作还算顺畅,但议价能力始终受制于人。而且,一旦订单量激增,对方的产能未必能跟得上,交货期就很难保证。”
李明浩也补充道:“电子产业更是如此。很多关键的芯片、被动元器件、特种线路板,我们都是外购。虽然我们电子科技公司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但要覆盖所有关键环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我们要为国际大客户代工,或者自主品牌要打入高端市场,对供应链的掌控能力要求会更高。”
钱敏从财务和战略层面分析:“产业链的整合,尤其是向上游延伸,进行垂直整合,短期内可能会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并且会面临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挑战。但从长远来看,成功的产业链整合能够显著降低采购成本,保障供应安全,提升产品质量的可控性,甚至能够催生新的技术创新和利润增长点,从而构筑起强大的竞争壁垒。这对于星辰集团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化扩张,至关重要。”
采购部部长老周,一位在采购岗位上干了多年的“老法师”,也坦言道:“秦总,各位领导,现在我们供应商队伍虽然庞大,但真正能称得上‘战略合作伙伴’的并不多。很多时候,我们和供应商之间还是简单的买卖关系,缺乏深度绑定和协同发展。”听完众人的发言,秦奋点了点头,他要的就是这种直面问题的态度。
“大家的意见都很中肯。产业链整合,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有决心,有智慧,有耐心。”秦奋目光扫过众人,“我初步设想,我们的产业链整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关键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可控。对于那些技术壁垒高、供应渠道单一、对我们产品性能和成本影响巨大的核心零部件,我们要下大力气实现自主研发和生产。比如,王厂长提到的机床核心功能部件,李总监提到的部分关键电子元器件。我们可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引进技术人才、甚至并购有相关技术积累的小型企业等方式来实现。初期不求大而全,但求在几个关键点上取得突破。”
“第二,战略性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对于一些用量大、价格波动频繁、对生产稳定性影响大的基础原材料和辅料,我们要考虑通过与上游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签订长期锁价协议、参股甚至控股有资源优势的原材料企业等方式,来保障供应的稳定性和成本优势。比如红梅日化需要的一些特色植物提取物、化工原料,机械厂需要的优质钢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