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130章 外汇券到手,稀罕物!(第2页)

另一位年轻的技术员也补充道:“特别是工业机器人,我们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应用经验。无论是自主研发还是引进集成,都需要时间摸索。”

陈建国点点头,他知道大家担忧的是什么。“困难肯定是有的,不然还要我们研发部干什么?”他笑了笑,语气却十分坚定,“但我们也有优势。第一,我们对齿轮加工工艺了如指掌,这是我们自己的车间,需求最明确,配合也最方便。第二,我们有星辰精机强大的精密加工能力作为后盾,很多关键的机械零部件,我们可以自己设计制造。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们有秦总和集团的全力支持!”

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陈建国详细阐述了他的初步设想:“在机器人方面,初期我们可以考虑引进国外成熟品牌的工业机器人本体,重点放在机器人的集成应用、视觉引导、以及与我们现有加工设备的协同控制上。同时,我们也要开始预研一些关键的机器人核心部件,比如高精度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为未来的自主化打下基础。”

“在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上,”他继续说道,“我们要充分利用模块化设计的理念,将生产线划分为上料单元、加工单元、检测单元、转运单元、下料单元等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可以独立开发和调试,最后再进行集成。这样可以降低开发难度,缩短开发周期。”

“至于控制系统,”陈建国看向一位负责电气控制的工程师,“我们需要开发一套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工业pC的集散式控制系统,实现对整个生产线的集中监控和智能化调度。这方面,我们有一些基础,但还需要加强学习和引进新技术。”

秦奋对于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同样寄予厚望。他深知,在未来的制造业竞争中,自动化和智能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将是海量的。如果星辰能够抓住这个机遇,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更能开辟出一个全新的、潜力巨大的市场。

为此,秦奋特地从“财富帝国系统”中兑换了一些关于“初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原理”的知识模块,并将其中的核心要点,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给了陈建国和他的团队。这些来自未来的知识,虽然只是初级,但对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内自动化行业而言,无疑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

在秦奋的隐性支持和陈建国的带领下,星辰精机的自动化装备研发部迅速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团队兵分几路。

一路负责对现有齿轮加工车间的工艺流程进行详细调研和数据采集,分析自动化改造的瓶颈和难点。

一路负责考察和选型国内外先进的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零部件,进行技术评估和商务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