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暗流涌动,国际风云
红星厂的简陋“机房”,如今已不再是纯粹的好奇和摸索之地,它被成功演示的曙光照亮,仿佛真正变成了连接未来的窗口。王奎山厂长那句“钱没白花!”像是一剂强心针,让秦奋和张巧玲,乃至整个决策层,都看到了计算机在实实在在的“管事儿”方面的潜力。之前的库存程序,虽然还稚嫩,但它所引发的认知革新,远比程序本身更有价值。演示成功后,机房里的氛围更加热烈。李大柱依然尽职地守护着这台宝贝,每每看到秦奋和张巧玲对着屏幕低声讨论,屏幕上的字符和图表不断跳动,他都觉得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感。这东西不用吃粮,不用穿衣,累了也不罢工,输入几道指令,它就能瞬间告诉你仓库里各种零件还剩多少,多稀罕啊!他现在逢人就夸,厂里这台洋机器是真顶用,管账盘点赛过十个老师傅!
张巧玲更是像一块被投入烈火的生铁,迅速淬炼着自己的技能。白天的劳作结束后,她几乎将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到BAsiC的学习和实践中。那本磨得卷边的英汉字典,成了她须臾不离的伴侣,每一个新单词,每一行新的错误提示,都仿佛在为她开启一扇新的大门。从文件读写到更复杂的数组应用,从简单的顺序执行到嵌套循环和条件判断,秦奋传授的知识体系在她脑中迅速建立,编程不再是死记硬背的命令,而是充满活力的逻辑构建过程。
新的程序流程图画满了笔记本,她开始尝试将仓库里常用的几百种零件分门别类,赋予它们唯一的代码,并构思更精细的入库、出库、查询流程。每一次成功运行,即使只是一个小小的功能模块,都能带给她巨大的满足感。那些曾经困扰她的“sytaxerror”、“typeisatcherror”也成了她成长的阶梯,每解决一个,就意味着对语言规则和逻辑结构的理解更深一层。她有时会兴奋地拉着秦奋,讨论某个子程序有没有更优化的写法,或者如何让用户界面更“友好一些”。
“秦厂长,我昨儿想了个法子,把常用的物品代码和名称存在一个数组里,用户输入代码的时候先在这个数组里查一下,如果找不到就提示错误,这样是不是比等读文件时再报错好?”张巧玲指着笔记本上的草稿,眼睛里闪烁着学习者的求知欲。
秦奋欣慰地看着这个被自己发现并点燃潜力的新时代女性。他知道,张巧玲的进步速度已经远超普通水平,她身上那种勤奋和悟性,是时代的馈赠。“巧玲,非常好!这就是咱们之前说的‘输入验证’,能在数据进入核心处理流程前就把关,避免后续错误。你的想法非常正确,可以用循环和条件判断结合来实现。你现在已经开始触及程序健壮性和用户体验的设计了,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