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194章 厨房革命,远风引领

这股被远风电饭煲点燃的火焰,瞬间燎原。秦奋的指示雷厉风行,如同一道道闪电劈入了远风制造即将开启的“战时状态”。整个公司,从研发、生产到销售、行政,所有人都被卷入了这场前所未有的狂潮。

杨主任挂了电话,尽管满脸焦躁,却掩饰不住那股难以置信的兴奋。他看着围在身边的销售团队成员,仿佛看到了自家崽子考上了状元,激动得手都在哆嗦。

“听见没?全卖完了!上海、Bj、广州,还有各地铺货的!”他提高嗓门喊道,嗓子都哑了,“这他娘的是什么速度?!”

张巧玲扶了扶眼镜,冷静地拿出笔记本:“杨主任,秦董说了,市场策略完全成功,现在核心问题是生产。备货量确实远远不够,这是饥饿营销的客观结果,但也超出我们预估的太多。”

“什么‘超出预估’?这是超出了人类想象!”杨主任抹了把汗,“我给生产那边报了三万台的首批备货计划,秦董还说多了,砍到一万五千!结果呢?Bj一家店两小时就卖空了上千台!这不是逼人骂娘吗?”

但他骂的是事实,骂的也是一种甜蜜的烦恼。

“秦董的指示很清楚,”张巧玲沉声道,“现在立刻启动紧急预案。销售层面,停止接受新订单,改为接受预订,明确告知消费者和经销商需要等待,但要登记详细信息,保证到货顺序。”

“预订?!”

“对,预订。不是有钱就能买到,制造一种光荣等待的稀缺感。同时,将所有旗舰店和销售网点的火爆景象,店门口排队、顾客的惊叹反馈、媒体报道,全部整理起来,立刻投放第二波广告素材!重点不再是技术,而是现象——‘远风电饭煲,一煲难求!’、‘为了这碗饭,我愿意等!’。”

杨主任听得连连点头,这才是营销的真谛。在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炒作稀缺性,反而能进一步巩固高端形象和消费者渴望。

“好!这个我立刻安排!杨帆,通知全国所有销售网点,照这个思路去执行!张晓,你把今天收集到的所有照片、视频、报道,包括网上论坛的讨论,全部汇总,联系媒体朋友,新一轮宣传给我打出去!”杨主任立刻进入指挥模式,尽管嗓子冒烟,但眼神却前所未有的亮。

与此同时,在生产制造中心,孙国华正和几个技术骨干在车间里研究如何提升自动化产线的节拍。尽管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他脸上依然是愁云。

“孙总监,设备已经是在最高负荷运转了,良品率也已经稳定在95%以上。再快…怕是会出问题啊!”负责产线调试的工程师满头是汗。

“秦董说了,要玩命地产!三班倒!机器不能停!但更重要的是质量绝对不能掉!”孙国华脸色凝重,“咱们现在是全国关注的焦点,只要出一丁点质量问题,前期所有的努力,秦董给咱们营造起来的这股势头,就全完了!”

他深吸一口气,指着几处关键工位:“螺丝能不能换成自动供螺丝?内胆的涂层工艺段能不能再优化一下烘干时间?ih模块的组装能不能并行操作?所有的细节,能抠一点时间下来,就抠一点!”

他的目光又转向旁边的李大柱和赵援朝,他们两人带着技术研发中心的几个成员,正围着一个电饭煲拆解。

“大柱,援朝,你们那边技术优化进展怎么样?”孙国华问道。

“工艺参数我们还在精调,希望能进一步提高良品率和生产效率。”李大柱扶了扶眼睛,专注地看着手中的内胆,“同时,我们正在研究更快速更稳定的组装工序。不过,”他皱了皱眉,“核心难点在大规模应用上的突破,而不是小批量。”

“还有原材料!”赵援朝补充道,“特别是内胆的那个纳米涂层材料,还有高频ih模块的关键电子元件,现在看着还够用,但这么大的缺口,目前的采购速度肯定跟不上!一旦断料,整个生产线就得停!”

孙国华一听,眉头皱得更紧。这是秦奋最担心的环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