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244章 跨区域管理的挑战(第3页)

他的话,说出了在场大多数人的心声。

他们并非不信任秦奋,但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们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一丝被剥夺感。

以前,他们是企业的主人,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花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机器和厂房上。

现在,企业好像多了个“大脑”,这个大脑在思考着他们完全无法理解的问题,并且以他们无法想象的方式,消耗着企业辛辛苦苦赚来的财富。

实业与资本,制造与金融,两个完全不同的逻辑体系,在这一刻,产生了第一次剧烈的碰撞。

张巧玲是唯一一个没有说话的人。她看得懂文件里大部分的英文缩写,也大致能理解这些操作背后的意义。但她同样能感受到王奎生、刘栓柱他们这些老一辈远风人的那种朴素而真切的担忧。

她看到王奎山紧锁的眉头和眼中的忧虑,轻声开口道:“王副总,董事长这么做,一定有他的深意。上海那边的工作,是在为我们集团打造一副抵御风险的盔甲,和一把能够撬动全球资本的杠杆。这些投入,虽然现在看起来巨大,但可能是为了我们未来更长远、更安全的发展。”

王奎山点了点头,叹了口气:“巧玲,你说的道理我懂。我也绝对相信小秦的眼光和魄力。可问题是,我不懂,栓柱不懂,老王、老刘他们也不懂。咱们凤栖几千号员工,是集团的根,是创造价值的心脏。如果心脏和大脑的想法不一致,步调不统一,那我们这艘大船,走不远的。”

他顿了顿,拿起桌上的电话听筒,神情变得无比严肃。

“我必须给董事长打个电话。这不是抱怨,也不是质疑。这是我们这些老家伙,对远风未来的责任。”

电话接通了。

“董事长,我是王奎山。”

电话那头,秦奋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王叔,凤栖那边有什么事吗?”

“有点事,也有点困惑。”王奎山没有拐弯抹角,将刚才会议室里大家的疑虑,原原本本地、客观地向秦奋复述了一遍。他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夹杂个人情绪,只是陈述事实。

听完王奎山的讲述,秦奋那边沉默了片刻。

这片刻的沉默,让王奎山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最担心的,不是秦奋的决策,而是怕自己和这些老伙计,跟不上董事长的步伐,最终被时代所抛弃。

终于,秦奋开口了。他的声音里没有丝毫的不悦,反而带着一丝歉意和深刻的反思。

“王叔,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时。这是我的疏忽。我只顾着为集团搭建顶层的‘天线’,却忽略了‘天线’和‘发动机’之间的连接线路。”

“心脏和大脑必须同频共振,您说的没错。一座摩天大楼,如果地基和顶楼的设计理念不统一,那是非常危险的。”

秦奋的话,让王奎山紧绷的心弦瞬间放松了下来。董事长理解他们!

“这样吧,王叔。”秦奋的语气变得果断起来,“你通知下去,做好接待准备。三天后,我会带着高远、林薇,以及上海总部的所有核心团队成员,回凤栖。”

“我们不在线上开什么视频会议了,我们要开一次全体核心骨干的‘思想统一大会’。”

“我要让每一个在上海写ppt的精英,都亲手去摸一摸我们生产线上的滚烫的钢材;也要让每一个在凤栖车间里拧螺丝的师傅,都亲眼看一看,我们未来的商业版图,究竟有多么宏大!”

“远风集团,只有一个名字,只能有一种心跳。这次,我要亲自回来,为我们的心脏和大脑,校准同一个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