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307章 完全不同的先进架构(第2页)

周毅点了点头,紧接着抛出了第二个,也是更致命的问题。

“第二,轴向吸力。”

他用手指在图纸的双定子和单转子之间比划了一下。

“这是一个巨大的电磁铁。当通电后,左右两个定子盘,会对中间的转子盘产生难以想象的电磁吸力。这个吸力是沿着电机轴线方向的,根据我粗略的估算,如此功率的电机,这个轴向力至少是以‘吨’为单位来计算的。”

他看向李工和秦奋,一字一顿地说道:“请问,世界上有什么样的轴承,能够在承受每分钟上万转的高速旋转的同时,还能顶住几吨重的、持续不断的轴向拉扯力?就算有,那种轴承的摩擦损耗将大到什么程度?恐怕电机产生的大部分能量,都要被用来克服这个轴承的摩擦力了。这在现有的工业体系下,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李工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周毅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如两座大山,直接压在了“惊雷”项目的前方。

这并非质疑,而是基于现代工业体系和工程学的客观现实。这也是为什么轴向磁通电机在理论上被提出很久,却始终无法在高性能领域商业化的根本原因。

理论上的“天选之子”,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

面对两人提出的致命难题,秦奋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意外或慌乱。

他平静地听完,甚至还端起茶杯,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

他的这种从容,让焦虑的李工和周毅都感到了一丝诧异。

“你们说的问题,都切中了要害。”秦奋放下茶杯,声音沉稳,“但,如果我说,这些问题,都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呢?”

他没有等两人发问,便拿过一张白纸和铅笔,先对第一个问题作答。

“关于散热。”

他在纸上飞快地画出了一个线圈的截面图,但与传统实心线圈不同,他画的线圈中间是空的。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用实心的铜线去绕制线圈,然后想办法从外部给它降温呢?这本身就是一种效率低下的方式。热量已经产生了,你再去想办法把它导出来,事倍功半。”

他的笔尖在空心的部分点了点。

“我的方案是,‘空心绕组直驱液冷’。”

“空心绕组?”李工的眼睛瞬间瞪大了。

“没错。”秦奋解释道,“我们直接采用中空的铜管来绕制线圈。冷却液,可以直接从铜管内部流过。热量在哪里产生,冷却液就在哪里把它带走。这是一种源头式、直驱式的散热,效率比任何外部散热方式高出一个数量级。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解决了散热问题,甚至可以把电机的电流密度,做得比传统风冷电机更高。”

李工和周毅呆住了。

他们的脑海中仿佛有惊雷炸响。

直接用空心铜管当导线,让冷却液从里面流过……这个想法,粗暴,简单,却又无比的精妙!它完全跳出了传统散热的思维框架,从根源上解决了问题!

李工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他看着秦奋的眼神,已经从看一个“有想法的老板”,变成了看一个深不可测的技术巨擘。

不等他们从震撼中回过神来,秦奋已经画了第二张草图。

“至于第二个问题,轴向吸力。”秦奋笑了笑,“你们的思路,被我这张‘双定子、单转子’的简化示意图误导了。”

他将那张示意图推到一边,指着最主要的那张总装图。

“仔细看我的最终设计方案。”

李工和周毅连忙凑过去,这一次,他们看得比刚才仔细百倍。